穩樓市、穩預期再出招 廣州國企“保價賣房”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吳抒穎
房地產市場形勢不甚明朗,廣州國企開始出招“穩樓市”。
近日,珠實地產宣佈啓動“保價”措施,覆蓋廣州區域7個在售樓盤,承諾“保價到年底,買貴補差價”。具體保價措施是,承諾保價期限持續至2025年12月31日,買貴可申請差額補償(最高20萬元物管費)。
這是繼越秀地產之後,廣州又一家宣佈“保價賣房”的國企。珠實地產在迴應媒體時表示,此舉是助力穩市場、穩預期,也是響應廣州市國資國企“拼經濟”工作會議的指引,破解民生痛點,助力放心安家。
今年“小陽春”之後,廣州樓市活躍度有所下降,市場存在觀望情緒。
在全國房地產政策保持穩定的當下,如何提振購房者的信心是穩定樓市的關鍵因素之一。通過“保價賣房”爲購房者服下定心丸,是房企促進銷售的招數。房地產市場仍在調整期,由當地國企帶頭承諾“保價”,也彰顯了國企的擔當以及助力穩定樓市的決心。
“保價”護航
珠實地產宣佈參與保價的樓盤,覆蓋天河、荔灣、白雲、增城四個區域,共7個主力樓盤。
雖然喊出“保價”的口號,但實際上並非直接退差價,而是通過其他方式進行補償。此外,也並非所有的房源均能夠支持保價,僅限於指定房源。例如,位於天河的珠江天河都薈、珠江花城等樓盤承諾,在2025年8月8日至10月15日認購的指定房源,若後續降價,可申請對應價差的同等價值補償,最高金額爲20萬元物業管理費。
在申請保價階段,執行的細則也有調整的空間。根據珠實地產發佈的材料,退差價需提供有效材料證實買貴,將有機會差額補償,具體細則以各項目備案輸出爲準。保價行動詳情以雙方簽訂的書面協議爲準。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分析稱,此次珠實地產“保價”的6個項目多數以舊規產品爲主,不僅面臨着新規產品的競爭,也面臨着二手房的競爭。“舊規產品去化慢,房企資金鍊偏緊,出於資產保值增值、穩定樓市價格的國有企業任務,也不可能大尺度的降價,於是祭出了保價銷售的策略。”
“保價賣房”,並非新鮮的促銷手段。在珠實地產之前,越秀地產早在去年就已經採取類似的方式。
今年6月,越秀地產廣州區域再度發佈相關的“保價賣房”措施。具體操作細則是,越秀地產位於天河和海珠的越秀觀樾、琶洲南TOD、琶洲樾華樾、越秀天河和樾府等4個樓盤,在6月25日至6月30日期間成交的房源可“保價”到今年年底。在保價期間,如有材料證實“買貴”,客戶將有機會獲得差額補償。
深耕廣州的保利發展也曾通過保價賣房的方式進行促銷。去年9月,保利發展旗下多個城市項目公佈了“保價計劃”,覆蓋廣東保利、四川保利、西安保利和溫州保利等公司的部分項目。
克而瑞廣佛區域首席分析師肖文曉分析稱,在房價"止跌回穩"的關鍵階段,品牌房企帶頭承諾“保價”,有助於打消潛在客戶的跌價顧慮,堅定其出手的意願,從而對穩定市場起到正向的引導意義。特別是在設計新規收緊之後,部分新規項目亦被納入“保價”的行列,更加凸顯了稀缺性支撐下的保值力,可以更好地實現客戶轉化。
止跌回暖
廣州本土國企推出“保價賣房”措施的背景,是當前市場表現不溫不火。在今年7月的傳統淡季,廣州樓市錄得了平淡的成交數據。
據克而瑞統計,今年7月,廣州商品住宅供應面積34.24萬平方米,環比減少49%,成交面積53.05萬平方米,環比減少26%、同比減少20%。價格方面,今年7月廣州成交均價爲323萬元/平方米,環比下跌9%,同比下跌5%。同期,廣州權益金額TOP30房企的月度銷售業績爲105.39億元,同比減少28%,環比減少47%。
在市場表現未現拐點之時,廣州本土國企帶頭進行促銷穩定樓市,對購房者而言是上了一道“保險”。
一位廣州市場的潛在購房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保價”的方式並不會決定最終買房的行爲,但是如果意向樓盤給予“保價”,對購房者來說是具有吸引力的促銷方式。“很多保價的樓盤本身也會有其他的優惠,結合這些優惠如果給到的價格和自己心理價位相符合,‘保價’則更有助於促進成交。”
“保價賣房”的另一個背景是,當前廣州在售樓盤價格已經普遍給出了較大誠意,即便繼續“讓價”,也不一定能夠帶動銷售,因此多數房企仍然採取穩定的價格體系。
一位廣州本土房企的總部人士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廣州樓市買賣雙方的博弈劇烈,二手房以價換量的現象十分明顯,新房市場也因此受到一定的影響。“下半年的市場我們也不會做大規模的促銷動作,在價格上會保持穩定。根據我們的預判,讓價並不意味着能夠換量,現在的價格也基本已經在保本線上下,如果繼續讓價對我們的利潤等指標會帶來明顯的影響。”
李宇嘉強調,進入下半年以後,不管是二手房掛牌量攀升、價格回調,還是新房之間的競爭、去化速度等,市場轉弱導致價格預期轉淡的態勢再進一步加劇,購房者決策週期也開始拉長。從全國來看,多數城市均呈現這種情況。“購房者決策週期拉長,導致開發商資金鍊緊繃,迫切需要保價措施穩定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