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環保共舞!臺東部落地球日一日遊 跨越語言的交流

▲臺東縣環保局推「文化交流 × 淨零行動」。(圖/記者楊漢聲翻攝)

記者楊漢聲/臺東報導

在地球日前夕,臺東縣環保局結合文化交流與永續理念,舉辦一場別具意義的「部落綠生活淨零一日遊」,邀請來自歐美與東南亞等地的外籍居民及其親友共30人,深入原住民部落,透過實地體驗與文化互動,探索臺東在地的永續生活方式。

此次活動選址於臺東市達魯瑪克部落,該部落依利嘉溪而建,擁有豐富自然資源與魯凱族文化底蘊。在部落耆老與環境教育講師的引領下,參與者沿着傳統步道漫步,不僅瞭解魯凱族如何透過代代相傳的智慧維繫與土地的關係,也學習到原住民社羣如何實踐與自然共處的價值觀。

除了生態導覽,外籍朋友也親身參與傳統射箭、製作竹杯等工藝體驗。午餐則由部落媽媽以在地食材親手烹製,傳遞惜食與循環利用的文化精神。活動中,原住民青年也與來賓分享世代傳承的自然知識與土地情感,營造出一場橫跨語言與文化的深度對話。

外籍參與者紛紛表達感動。來自美國的Guffey表示,這次旅程讓他深入認識臺東人對自然的尊重與資源利用的細緻,尤其在垃圾分類與廚餘回收方面印象深刻,認爲這是值得美國學習的環保實踐。

香港的薛小姐則分享,她被部落中「人與自然共融」的生活方式所打動。她指出,雖然香港也有推動社區清潔與海底清理等環保行動,但像這樣結合文化與環保的體驗在城市中相當少見。

來自加拿大的Stefan則提到,部落的文化保存完整且充滿生命力,讓他意識到個人行動在全球環境議題中的重要性。他強調,塑膠製品對環境的影響遠比我們想像中更深遠,每一個人都應該有所作爲。

這場由臺東縣環保局舉辦的活動,結合「臺東縣國際外語體驗教育發展學會」與「外籍配偶協會」等組織資源,致力促進不同文化背景居民的交流與認同。透過實地走訪與文化對話,不僅讓外籍居民更貼近在地生活,也讓永續發展的理念自然滲透進日常行動之中。

環保局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淨零綠生活」行動計劃,並鼓勵遊客在臺東旅遊時實踐環保行動,例如攜帶環保餐具、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珍惜自然環境等,以實際行動守護臺東珍貴的山海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