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衝擊!美國婆婆來臺旅遊 搭高鐵1狀況好奇:不能有聲音?
高鐵示意圖。聯合報系記者周湘芸/攝影
一名人妻分享,從美國來臺灣探親的婆婆,在高鐵上跟孫子玩耍,導致小嬰兒興奮到發出尖笑聲,爲了不要吵到其他乘客,身爲母親的她只好立刻給寶寶吃奶嘴。事後婆婆好奇高鐵上是否不能發出任何一點聲音,原PO也解釋這麼做是擔心吵到其他需要休息的乘客,引發不少網友共鳴。
原PO在Threads發文,表示美國婆婆來臺灣的第二天,就受到一些文化衝擊,包括紅燈不能右轉、馬路上機車會一直找空間狂鑽,以及高鐵上一點聲音都不能有。
原PO透露,婆婆來臺旅遊第二天,一行人帶着嫩嬰搭高鐵,小嬰兒一路上都很乖,沒有發出什麼聲音。後來婆婆開始逗弄寶寶,導致寶寶興奮到發出尖笑聲,原PO基於害怕被公審,於是立刻給寶寶吃奶嘴緩和情緒。
到站後,原PO一行人下了車,婆婆好奇問說高鐵車廂上難道一點聲音都不能有嗎?她向婆婆解釋,因爲當時是晚上時間,不少搭車的乘客都很累,怕吵到別人,因此覺得還是要謹慎一點比較好。原PO也補充,婆婆一行人對高鐵稱讚連連,認爲臺灣的高鐵具備乾淨、快速、方便等優點。
貼文一出,不少網友深有同感表示,「高鐵真的最好不要有聲音,我兒子之前兩歲時搭高鐵,在高鐵講話還不會控制音量(不是尖叫哭鬧),就被提醒兩次,當時只能一直抱歉,也能理解乘客希望安靜的休息」、「高鐵真的一點點聲音都不能有,超怕被PO網公審,我帶小孩親身經歷過,媽媽的神經繃到最高點,覺得坐高鐵好累」、「良好的乘坐環境就是要用每個人的壓抑來換的,這是代價」、「是要考慮一下其他乘客,不能因爲一個人的快樂造成其他人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