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和通脹點燃9月降息預期 標普與納指再創歷史新高|直擊華爾街

南方財經記者 向秀芳 紐約報道

美東時間8月12日(週二),在7月通脹數據溫和上漲、投資者對美聯儲9月降息預期升溫的背景下,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標普500指數與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再創歷史新高。華爾街普遍認爲,美聯儲或將在今年秋季重新啓動寬鬆週期,儘管關稅調整帶來的潛在通脹壓力仍是懸而未決的風險。

截至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1.10%,報44458.61點;標普500指數上漲1.13%,報6445.76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1.39%,報21681.90點。羅素2000小盤股指數大漲2.99%,顯示市場行情正由超大盤科技股向更多行業板塊擴散。

銀行與航空板塊領漲 中概股普遍走高

儘管科技板塊依然是美股上漲的主要驅動力,但銀行股、航空股以及更廣泛的小盤股也出現了較爲明顯的上漲。

具體來看,受機票價格反彈及盈利改善預期提振,航空股集體大漲。美國航空漲逾12%,達美航空漲約9.2%,西南航空漲5.7%。美國勞工統計局(BLS)數據顯示,7月機票價格環比上漲4.0%。

銀行股全線走高,花旗銀行漲3.7%,高盛漲約3.4%,美國銀行漲2.9%,摩根士丹利漲2.37%,摩根大通漲1.14%。

科技板塊方面,英特爾收漲5.6%,美國總統特朗普週一會見了英特爾CEO陳立武,該公司發言人確認會談中討論了公司“致力於加強美國技術和製造業領導地位”的承諾。此外,Meta Platform上漲3.15%,美光科技漲3.26%,微軟、谷歌、蘋果均漲逾1%,英偉達漲0.6%。

中概股方面,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 (HXC)上漲1.49%。阿里巴巴、拼多多、京東均漲約3%。據新華社8月12日報道,中美就24%關稅繼續暫停等事項達成共識。分析認爲,這一進展顯著降低了短期貿易摩擦風險。

能源價格下降助力壓低總體通脹

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總體CPI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2.7%,二者均低於此前部分市場預期的0.3%和同比2.8%;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3.1%,顯示較上月3.0%略有回升,且爲年內較高增幅。

分項來看,能源價格環比下降1.1%,其中汽油大幅下降2.2%,大幅壓低總體通脹;食品價格整體持平,家庭食品下降0.1%,外出就餐上漲0.3%。7月份,住房指數環比上漲0.2%,其中業主等價租金(owners’ equivalent rent)上漲0.3%。

醫療保健指數環比上漲 0.7%(6月爲0.5%),其中,牙科服務上漲2.6%,處方藥下降 0.2%。航空票價指數繼 6月份下降0.1% 之後,7月上漲了4.0%。二手車和卡車指數上漲0.5%,新車指數環比持平。通信指數則下降0.3%。

由此可見,能源價格下降成爲壓低總體通脹的主因,但服務相關價格,尤其是航空機票和醫療服務顯示出“黏性”依然很強,未來幾個月可能繼續對核心通脹構成支撐。

降息預期升溫但仍存不確定性

7月CPI數據公佈後,市場對降息的押注顯著升溫。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美聯儲觀察工具(FedWatch Tool)數據顯示,交易員預計9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達93.4%,高於數據發佈前的約85%。

根據多方信息綜合來看,華爾街普遍預期,如果後續經濟數據未出現重大意外,美聯儲9月小幅降息的可能性較高,美股短期有望維持高位震盪偏多格局。不過,核心通脹黏性與關稅調整在價格端的滯後效應,仍是左右市場走向的兩大關鍵因素。

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公司Ellen Zentner的觀點認爲,通脹正在上升,但漲幅低於此前人們擔憂的水平。短期內市場可能會消化這些數據,因爲它們可能使美聯儲將重心放在勞動力市場疲軟上,並保留在9月份降息的可能性。

美國銀行資產管理集團全國投資策略師Tom Hainlin也表示,越來越多人預計9月將降息。整體來看,利率小幅下行與盈利溫和上行的組合對股市而言是有利環境。

BCA Research在週一的報告中指出,儘管經濟可能出現衰退跡象,市場仍可能繼續上漲。對投資者而言,更值得關注的是未來6至12個月基本面疲軟是否會影響金融市場。該機構認爲,只要這一過程緩慢展開,衝擊將有限,整體疲軟甚至可能成爲美聯儲降息的“催化劑”。

貝萊德(BlackRock)在週一發佈的每週市場評論中表示,短期應關注CPI是否因關稅影響擴散至更多商品類別,以及經濟增長放緩對服務通脹的緩解作用。長期則需關注多重因素,包括人工智能對生產力和通脹的影響、地緣風險上升導致信任下降及風險溢價提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