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鑄魂燃盛夏,德潤知行繪暑假

蟬聲聒耳,暑浪翻滾。蘇州市姑蘇區教體文旅委下屬蘇州市平江實驗學校三(6)班的同學們在暑假化身小小探索家,完成了一份份別出心裁的學科融合成果。這些成果打破了學科的界限,將知識巧妙串聯,處處閃耀着創意與思考的火花。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同學們都有哪些了不起的表現吧!古詩詞和繪畫就像一對會變魔術的搭檔,一個用文字說風景,一個用畫筆描故事,湊在一起,就把日子變得又美又好懂啦。勞動是古詩詞的 “素材倉庫”。古代沒有相機,詩人們就用文字把人們勞動的樣子記下來。農民伯伯在田裡鋤草的場景,變成了 “鋤禾日當午”;小朋友學種瓜的模樣,寫成了 “也傍桑陰學種瓜”。

古詩詞本爲“詩歌”,古詩詞與音樂誕生起就緊密相連,音樂賦予詩詞形式與傳播力,詩詞則爲音樂提供了豐富的情感與內容載體。這份融合,不僅讓古詩詞走出了書本,更讓同學們在跨學科的探索中,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與實踐的樂趣。

當數學的嚴謹遇上科學的奇妙,天氣便成了最好的探索課堂。在這次數學與科學的融合實踐中,三(6)班的同學們化身小小氣象員,開啓了一場爲期數週的 “天氣探秘之旅”。這場跨學科的實踐,讓同學們明白:數學不只是紙上的公式,科學也不只是課本的理論,當兩者相遇,便能共同解鎖大自然的密碼,讓我們更懂身邊的世界。當一本本英文繪本遇上一雙雙會發現的眼睛,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這次的英語作業裡,同學們化身“小小推薦官”,每一份推薦裡,都藏着他們和繪本的專屬對話:有對某個單詞的恍然大悟,有被故事戳中的小感動,更有把英文讀“活”了的小得意。原來讀繪本學英語,不只是記住了幾個單詞,更是悄悄在心裡種下了對語言的熱愛呀!

這個夏天,運動的身影從未缺席。沒有悶熱的教室,卻有陽光下的奔跑、球場上的歡笑、皮划艇的專注。汗水不會說謊,每一次擡手、跳躍、衝刺,都是對“健康”最生動的詮釋。來看這份暑期運動答卷——原來,夏天最燃的風景,是少年們動起來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