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固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

穩固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

《求是》雜誌評論員

今年以來,國際環境複雜演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流滋長,世界經貿秩序遭遇重大挑戰。面對複雜局面,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加強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不動搖,引領中國經濟乘風破浪、穩健前行。一季度國民經濟實現5.4%的增長,延續去年四季度以來的回升向好態勢,實現良好開局。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形勢變亂交織,我國發展面臨的國內外形勢複雜多變。中國經濟能不能保持回升向好態勢,國內外極爲關注。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圍繞穩就業穩經濟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爲做好當前經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黨中央堅定有力的決策部署鼓舞人心,充分展示了穩固經濟的信心決心。

對外貿易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是聯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美國對世界各國加徵關稅,令世界貿易和經濟不穩定因素增多,不可避免給我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帶來新挑戰。對此,我們要高度重視,把困難和風險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應對舉措謀劃得更周詳一些。更要看到,中國是超大規模經濟體,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一時的大風大浪改變不了長期向好的發展大勢。同時,在長期發展中我們積累了豐富的宏觀調控經驗和經貿鬥爭經驗。面對國際經貿領域新變化,我們心中有數、手上有招。加上近年來我國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內需市場的容納效應日益顯現,原來依靠投資和出口帶動的發展模式發生根本改變,主要依靠內需和創新驅動共同推動經濟增長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充分發揮中國經濟的優勢、挖掘中國經濟的潛能,我們完全有條件有底氣、有能力有辦法應對外部衝擊,確保中國經濟持續向新向好。前不久閉幕的第137屆廣交會,到會境外採購商人數再創歷史新高,“中國製造”備受追捧,就是中國經濟韌性和應對世界變局定力的生動證明。

就業、企業、市場和預期,是影響經濟平穩運行的關鍵因素。穩住了就業、企業、市場和預期,中國經濟就有了堅實的底盤支撐。面對外部衝擊影響加大,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着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指明瞭穩住中國經濟大盤的着力點。近段時間來,穩就業穩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舉措出臺實施,有力對衝外部衝擊的影響。進一步穩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必須強化底線思維,充分備足預案,不斷完善政策工具箱,在“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上持續下功夫。

穩就業,就是穩住民生和社會的基礎。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事關千家萬戶生計,事關國家發展大局和社會和諧穩定。經濟運行承壓時,穩住就業對於穩定經濟、安定人心至關重要。當前,我國就業總量壓力和就業結構性矛盾並存,就業面臨不少挑戰和困難。要打好穩就業政策組合拳,持續挖潛擴容就業空間,加快兌現穩崗返還等政策,激勵企業吸納就業,支持企業穩崗擴崗。突出保障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羣體就業,兜住兜牢困難羣體的就業底線。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加強就業公共服務,幫助受關稅影響的勞動者轉崗就業。

穩企業,就是穩住經濟發展的根基。企業是市場經濟的細胞,是創新創業的主體,是就業的主要創造者,是經濟活力和發展的基礎。穩就業穩經濟,最基本最關鍵的是穩住企業。在外部影響衝擊下,一些外貿企業生產經營可能會面臨一定困難。要“一業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多措並舉幫扶困難企業。加快內外貿一體化改革,助力企業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順暢切換。加大融資支持力度,保障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加強對企業“走出去”服務,幫助開拓國際多元市場。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一批新興支柱產業,爲企業開闢新的發展空間。

穩市場,就是穩住經濟發展的動力。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我國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羣體,內需市場空間廣闊。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全方位擴大內需,是有效化解外部衝擊的根本途徑。要提高中低收入羣體收入,大力發展服務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擴圍提質實施“兩新”政策,加力實施“兩重”建設。房地產產業鏈條長、涉及面廣,對經濟發展帶動力強。要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資本市場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穩住資本市場有助於釋放財富效應、促進消費和投資,要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

穩預期,就是穩住經濟發展的信心。經濟主體預期穩、信心強,消費和投資等經濟活動纔會更加活躍,經濟纔可能向好。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必須注重預期管理與引導,實現穩預期、強信心與穩經濟的相互促進、良性循環。宏觀政策是影響預期的關鍵因素。要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爲的宏觀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既定政策早出臺早見效,根據形勢變化及時推出增量儲備政策,讓參與市場的各類主體真正有獲得感,形成積極預期。重大戰略和改革、發展環境對穩預期有着重要作用。要堅持用深化改革開放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加快重大戰略和改革舉措落實落地,引導形成明確穩定的市場預期。營造公平、穩定、可預期的發展環境,有力保護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有針對性加強輿論引導,廣泛凝聚社會共識,持續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

當前,中美經貿高層會談達成了聯合聲明,爲進一步彌合分歧和深化合作打下了基礎、創造了條件,但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廣大黨員、幹部要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統籌國內經濟工作和國際經貿鬥爭,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必勝信心,迎難而上、主動作爲,努力把各方面積極因素轉化爲發展實績,進一步穩固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

登高望遠,大道無垠。歷經風雨洗禮的中國經濟,必將在劈波斬浪中不斷髮展壯大,在勇於鬥爭中書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