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轉診 赴大醫院看病 恐付上萬元
醫學中心輕症病人佔比太高,衛福部不排除提高部分負擔至法定50%。民衆未經轉診到大醫院看門診,部分負擔恐平均2千元、甚至上萬元。圖爲民衆在等待批價領藥。(本報資料照片)
大醫院名醫門診掛號難求,有業者看準商機,提供付費「代掛號」服務,打亂醫療市場、衝擊分級醫療。衛福部指出,除了請地方加強稽查,今年個別醫院總額上路,也正在檢討分級醫療狀況,若醫學中心輕症佔比仍太高,不排除將未經轉診部分負擔,由現行醫療總費用約20%,提高至法定50%,民衆到大醫院看門診平均恐負擔2千元、甚至上萬元。
本報報導,有業者透過網路、電商等平臺提供付費「代掛號」服務,各大醫學中心名醫被當成活廣告。衛福部長石崇良說,代掛號服務幫民衆掛號,涉違法招攬,依醫療法最高可處5至25萬元罰鍰,醫事司已發函衛生局加強稽查,多數業者都是個人行爲、很少是集團。
至於如何解決代掛號亂象,石崇良指出,第一是強化醫院資訊系統能力,阻擋利用電子程式快速取得網路掛號名額;第二是加強宣導「分級醫療」,不用一定到大醫院看名醫,有必要者再經轉診。
石崇良說明,針對未經轉診到醫學中心的病人,依照《健保法》規定,部分負擔要收到總醫療費用50%。然而,目前並沒有那麼高,大約僅收20%,且只針對藥費收取,檢查項目不另外收取。衛福部將研議加重部分負擔,落實分級醫療。
衛福部今年實施「個別醫院總額」,希望大醫院少看輕症。石崇良表示,衛福部將觀察實施下來各層級醫院病人變化情形,如果醫學中心輕症、穩定慢性病病人佔比仍太高,會先透過醫院聯盟分流,若半年後仍不見成效,就不排除提高部分負擔,且從醫學中心做起,確保量能保留給急重難罕病人。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組長劉林義說明,依照《健保法》43條規定,不經轉診於醫學中心門診就醫,應負擔醫療費用的50%,包含藥品、檢驗檢查、診察、診療、藥事服務費等。
以現行醫學中心門診平均每件約4000元估算,50%部分負擔就要2000元;如果民衆在醫學中心作正子造影等2、3萬元檢查,部分負擔可能要上萬元。
臺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目前醫學中心未經轉診的門診部分負擔是420元,並未依照健保法,而是採取定額,包括診察、檢驗等費用,藥費則是另外加收部分負擔。若迴歸健保法規定,未經轉診收取總醫療費用50%,部分負擔等於「做的項目越多付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