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將成新公費篩檢項目!這年齡層可免費檢查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今日(4)表示,胃癌公費篩檢將於明年起正式上路。(李念庭攝)
據統計,臺灣每年有2千多人死於胃癌、新增4千多名個案,2023年更位居十大癌症死亡率第8位。衛福部國健署去年起推動胃癌篩檢試辦計劃,共9縣市參與,今年增加至17個縣市共同試辦,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明年起胃癌將成爲正式公費癌症篩檢項目,適用對象爲45~79歲民衆,預估花費2~3億元。
目前國健署提供「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口腔癌、肺癌」共5癌公費篩檢,吳昭軍表示,經相關成本效益評估,去年起在全臺9縣市試辦胃癌篩檢,藉此建立篩檢、確診模式及流程,今年擴大至17個縣市,大部分縣市都已加入,明年將全面推動,正式將胃癌納入篩檢項目,成爲我國第6癌篩檢。
吳昭軍說明,胃癌篩檢規劃比照試辦計劃,適用對象爲45~79歲民衆,預估篩檢人數與大腸癌差不多。由於胃癌高達9成是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引起,國健署將提供符合資格民衆終生一次的幽門螺旋桿菌糞便抗原篩檢。目前預計明年起胃癌篩檢正式上路,估計每年需花費約2~3億元經費。
據統計,公費癌症篩檢每年受檢人數,約落在480至500萬人之間,吳昭軍表示,國健署期望今年篩檢目標突破750至800萬人,逐漸強化癌篩策略與對象,最終目標爲每年篩檢量達1200萬人。目前都已在強化醫療機構量能及提升民衆意識,希望透過篩檢,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治療,降低確診期別、提升治癒率,也讓癌症死亡率下降。
爲達成賴清德總統2030年癌症標準死亡率下降3分之1的目標,吳昭軍指出,除了擴大癌症篩檢、精準醫療,後續的癌症新藥基金也不可或缺,希望從前端預防到後端治療、藥物,都能提供完整照護。
而有關預算遭刪減、凍結,吳昭軍表示,這次預算審查立院已三讀通過,但還沒送到行政院,因此對於刪減內容還不是很確定,不過這次主要是業務相關項目被凍刪,對於民衆服務端的預算沒有影響,不過未來在推動業務上,也許會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