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網上一直有人相信“科學的盡頭是玄學”這種人爲製造的噱頭
可以確定地說,“科學的盡頭是玄學”,是一些人特意製造的噱頭。製造這個噱頭的目的,當然是爲了反對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使一些宗教和其它極端勢力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因爲,隨着現代科學理論和應用技術的提高,之前被很多人信奉爲真理的宗教玄學,能夠發揮的餘地越來越小。所以儘管一些人由於家庭影響的原因,仍然保持着對宗教儀式的虔誠,但對於宗教教義的認同度卻在不斷下降。這就造成世界上所有的宗教,能影響到的人羣,有越來越小的趨勢。
當然最根本的原因是,當現代科學理論已經達到弦理論、暗物質等抽象層面時,對科學本來就缺乏足夠了解的大衆,從內心產生"不可知論"聯想。因爲在這之前,科學理論在實踐當中的應用,都是大家可以見到的實際成果。而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尤其是廣義的誕生,其過程來源於愛因斯坦頭腦中的“邏輯學實驗”,這樣的實驗過程被一些人有意的引向了哲學和玄學的方向。
更加可悲的是,對於哲學,相當一部分人的理解,停留在莊子的“子非魚”,公孫龍的“白馬非馬”這種詭辯論階段,於是本來是屬於科學的哲學,被一些人與玄學混爲一談。再加上有兩件盡人皆知的名人的經歷,讓“科學的盡頭是玄學”這個謊言,有流傳的越來越廣的趨勢:
第一件,是世界著名物力科學家楊振寧教授,2004年在北京大學的演講。演講過程中,楊振寧提到"物理學的盡頭是哲學",後被媒體簡化爲"科學盡頭是哲學"的表述。
其實媒體的概括並不準確,因爲楊振寧原話是這樣的:“數學跟物理、哲學—尤其是現在有交叉學科的發展—將來是否會融化爲一?不會的。”。
這充分說明,現在的很多科學理論,連媒體記者理解起來都有些困難了。
第二件,中國著名物理學家錢學森,晚年對中醫和人體科學的研究,被部分人解讀爲轉向傳統玄學領域。
實際上,錢學森所謂支持氣功和特異功能的研究,與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是幾乎同步的。這充分說明,當時的世界科技領域,在科學理論發展方面陷入了某種瓶頸,而不能說明錢學森認同氣功特異功能。
所謂科學理論發展的瓶頸,是因爲一段時間內,人類社會整體科學技術發展止步不前造成的。這種瓶頸,被一些外行人解讀爲“科學的盡頭”,並不能說明科學發展真的有盡頭。隨着應用技術的提高,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必然向更遠和更小兩個方向不斷進步,而不可能有什麼“科學的盡頭”。
那麼,被一些人拿來作爲例證的“牛頓晚年不再進行科學研究而信神學去了”,“愛因斯坦晚年不再進行科學研究而信神學去了”等等,能夠作爲“科學的盡頭是玄學”的證據嗎?
其實,編造這樣段子的人是可笑的,相信這樣說法的人是無知的。在各種宗教勢力盤根錯節的歐洲和美國,很多人因爲家庭環境的影響,從小就是宗教的信徒。哪怕牛頓和愛因斯坦這樣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他們對於宗教的觀念並不會受到科學觀念的影響。讀宗教經典,去教堂禮拜,幾乎成爲他們血液裡傳承的東西,屬於習慣成自然的痕跡。
尤其對於牛頓和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家,他們的工作有着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因此他們的心靈更需要從小養成的習慣給予慰籍。所謂的“晚年不進行科學研究”,正如大多數人歲數到了就退休一樣,說明他們是正常人。至於他們“晚年去研究神學”,純屬個人愛好和習慣而已,根本說明不了他們真的相信神學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