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病會越醫越差?」醫曝民眾質疑的原因:忽略疾病自然進程

加護病房醫師陳志金指出,疾病有自然進程,無論治療與否都可能惡化,他也提供「STOP病情解說」,以達成醫病溝通,照片爲示意圖,非內文當事人。圖/ingimage

加護病房醫師陳志金近日在臉書分享,常常聽到病患的家屬質問「人好好的進來,怎麼會越醫越差!」對此,陳志金指出,對於醫療人員而言,疾病有着自然進程,即無論接受治療與否,疾病仍然會依循「常見的軌跡」進展,有惡化可能。他建議醫護人員必須事先向家屬說明疾病可能造成的結果,而非待病況惡化後,才表示「本來就會這樣」。

加護病房醫師陳志金在個人臉書專頁「Icu醫生陳志金」發文表示,當聽到病患家屬認爲,患者是好好的進來醫院,也應該越醫越好時,醫療人員可能會心想,「人好好的,你幹嘛送來醫院?」但是,陳志金認爲,將上述心聲對家屬說出口,無益於醫病溝通,醫療人員應該試圖設想、理解家屬的想法。

陳志金說,一般民衆會感覺患者是「好好的」進來醫院,主要原因是對於「疾病的自然進程」沒有概念。

陳志金解釋,「疾病的自然進程」是指疾病的發展,會有常見的惡化可能,他以老年人的肺炎爲例說明,肺炎起初的症狀像感冒,接着會喘、血氧下降,進而需要插管使用呼吸器,還會有敗血性休克合併多重器官衰竭、死亡的可能。

陳志金指出,醫療上做的處置,就是攔截疾病的惡化,他認爲透過治療使患者回復到住院前的狀態,已經是最好的結果;再差就是與入院時的情況持平,而更差的就是病況惡化或死亡。

陳志金表示,醫病之間對於患者疾病走向,具有「自然進程」和「要越醫越好」的認知落差,此爲醫療糾紛很常見的原因。

陳志金建議,醫療人員第一時間就要試圖讓家屬理解疾病的狀況與後續可能進展爲何,說明患者的疾病並不是好好的,或者小感冒而已。他也強調,上述的病況與病情進展的說明時機,必須是在事先,而非病況惡化之後,否則可能導致家屬覺得醫療人員是在狡辯。

陳志金也提供「醫療是攔截行爲」的病情解說口訣STOP,並解釋他的用意是爲了方便醫師向患者與家屬解說病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