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 中醫提飲食禁忌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三餐不定時,常面臨胃食道逆流問題,出現胸部灼熱、胃酸逆流等症狀。(李念庭攝)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三餐不定時,常面臨胃食道逆流問題,出現火燒心、胃酸逆流、聲音沙啞、吞嚥進食困難、喉嚨異物感等症狀。中醫提醒,胃食道逆流者應避免辛辣、甜食、油炸等刺激性飲食,平時應少量多餐,避免暴食及吃宵夜;日常習慣方面,飯後不宜立刻躺下,睡覺時可稍微墊高上半身。

欣悅中醫診所中醫師樑世瀅說明,正常情況下,食物和胃酸進入胃部後,賁門括約肌會關閉,但若因疾病、生活習慣、飲食等因素,賁門括約肌無法阻擋食物與胃酸逆流,進入食道、咽喉、口腔、呼吸道等部位,就會引起不適症狀。

胃食道逆流常見原因,包括賁門鬆弛、心理壓力、老化、肥胖、懷孕、飯後平躺,常吃刺激性食物或不良習慣,如高脂肪食物、甜食、飲酒、吸菸,藥物因素、氣喘、糖尿病、胃部排空延遲等,也都可能導致。

樑世瀅建議,胃食道逆流患者應避免辛辣、刺激性、高油脂食物、甜食、酒、咖啡、碳酸飲料、油脂含量高飲品、加工食品、糯米制品等,酸性或高纖水果也應避免,如檸檬、葡萄柚、柳丁、奇異果、鳳梨。

樑世瀅指出,中醫治療胃食道逆流,常用「半夏厚朴湯」,可行氣散鬱、降逆化痰。穴位按摩可按合谷穴、太沖穴,有助暢通全身氣機;內關穴可治療火燒心、胸悶、心悸;中脘穴可治療消化不良、胃脹氣、打嗝、食慾不振;足三裡穴可保健脾胃,治療胃食道逆流、胃脹氣、腸胃蠕動功能不佳、排便不順。

樑世瀅提醒,除了飲食與治療,平時也應少量多餐、避免一次吃太多,尤其是宵夜;飯後不要立刻躺下,應至少等2至3小時再睡覺;睡覺時墊高枕頭,稍微擡高上半身可減少胃酸往上衝;放鬆心情、減少壓力、避免緊身衣褲,並控制體重,防止逆流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