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紙被冤枉了!老舊管線纔是馬桶堵塞的真兇

多數民衆遇到馬桶堵塞,第一時間多會懷疑是衛生紙的問題。圖/pexels

文/朱福山

當你在馬桶上完成「人生大事」,按下衝水鈕,卻發現紙團與便便在漩渦中載浮載沉,這時多數人第一時間會懷疑是衛生紙的問題。但社團法人臺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指出,其實大部分情況下,「衝不走衛生紙,也衝不走大便」,真正的原因往往不在紙,而是老舊管線的設計與健康狀態。

合格的衛生紙,其實相當「乖巧」。郭紀子解釋,合格產品使用短纖維紙漿製成,遇水後會迅速瓦解,幾乎不會對排水造成負擔;反之,面紙、餐巾紙或廚房紙巾則因含有長纖維與溼強劑,溼水後更強韌,容易糾結成團,在管線中「卡關」。如果馬桶管線設計正常、坡度足夠,搭配合格衛生紙並適量丟棄,其實不會造成阻塞。

問題的根源,大多出在管線本身。臺灣近半百的老宅佔比高達四分之一,許多建築仍使用鑄鐵管、鍍鋅管及早期PVC管,經過長年使用後容易鏽蝕、變形,導致排水不良。

郭紀子指出,造成馬桶堵塞的「四宗罪」包括管徑縮窄、排水坡度不足、管線介面不平整與通氣管路不良。管壁鏽蝕、油垢附着會讓原本4吋的管道縮成2吋,如同人類的血管硬化,而水流速度不足使固體沉積,接縫凸起或樹根入侵會掛住纖維,缺乏有效通氣更會導致水壓失衡,讓排水更不順暢。

更令人意外的是,實務上最常見的堵塞物其實不是衛生紙,而是油脂、毛髮、食物殘渣,甚至還曾在管線中發現絲襪、玩具、衛生棉與保險套等異物。郭紀子直言,衛生紙只是被長期誤會的「替罪羔羊」。他建議,與其擔心衛生紙能不能沖走,不如回頭檢視管線健康,定期維護或汰換老舊系統,推動管線更新工程,才能避免排水不良與水質污染問題。

想要馬桶順暢,關鍵不是換衛生紙,而是保養好管線。當排水系統健康、通氣順暢,纔算真正擁有現代化的衛生環境。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臺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