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桶沖不掉別再怪衛生紙!專家揭「老舊管線」纔是真正元兇
據內政部統計,全國屋齡超過30年的老屋大約有500萬戶,佔總體住宅一半以上。聯合報系資料照
家中馬桶常「衝不走」衛生紙嗎?問題可不一定是衛生紙。臺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指出,真正的元兇很可能是老舊管線,因爲「若連大便都衝不走,衛生紙當然也不行」,與其焦慮紙張去留,不如從根本改善管線系統,纔是解決堵塞問題的正途。
據內政部統計,臺灣屋齡超過50年的老宅已佔住宅總量四分之一,許多建築仍使用早期的鑄鐵管、鍍鋅管或PVC管,這些材料隨時間易鏽蝕、變形甚至被樹根侵入,造成排水坡度不足、管徑縮小、內壁粗糙等問題,讓原本該順利排走的排泄物與衛生紙反而滯留、纏結成團,成爲所謂的「管線肉燥飯」。
郭紀子指出,老舊排水系統存在四大結構性問題,首先是管徑縮窄,不論是鐵管鏽蝕還是油脂附着,原本四吋大的排水管可能只剩兩吋空間,形同「血管硬化」;其次是坡度不足,水流流速不足導致固體物無法順利帶走,易在管中沉積;第三爲接縫不平整,像是老屋管線接合突起或樹根入侵,容易卡住紙屑纖維;最後是通氣不良,建築本應設置通氣管以平衡氣壓,若管路堵塞或未設置,會加劇排水阻力。
所以衛生紙不能丟馬桶嗎?郭紀子指出,「合格衛生紙是可以沖走的」,真正的衛生紙以短纖維紙漿製成,遇水後會迅速瓦解,反倒是面紙、廚房紙巾或餐巾紙常混有長纖維與溼強劑,耐水性高,纔會造成堵塞,若再加上過量使用,一次丟半捲紙,就算新管線也吃不消。
郭紀子分享,從實務疏通經驗來看,馬桶管線內最常見的堵塞物並非衛生紙,而是廚餘油脂、毛髮、紙巾,甚至還有衛生棉、絲襪、抹布、玩具、保險套等異物,有時還會糞便與這些纖維、油脂混合後,硬化成「管線混凝土」,需動用高壓水刀才能清除。
郭紀子強調,與其讓衛生紙揹負不白之冤,不如針對源頭檢討管線結構、維修通氣系統,並定期進行清疏纔是上策。排水系統就如人體腸道,唯有保持順暢,才能健康運作,政府與民衆應正視管線老化問題,推動住家汰舊換新,纔是打造現代衛浴文明的關鍵。
臺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業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