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青年人才脫穎而出提供平臺!北京發佈“首都高校基礎研究10條”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2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今天,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北京市人才局、北京市財政局聯合發佈《首都高校發揮基礎研究主力軍作用若干措施》(以下簡稱“首都高校基礎研究10條”),着重強調了要爲青年人才脫穎而出和成長髮展提供平臺。

北京市提出要深入實施卓越青年科學家計劃項目,超常規培育戰略科學家潛質人才。優先要爲青年人才提供脫穎而出和成長髮展的平臺,重點支持40歲以下具有家國情懷、戰略科學家潛質、未來可能產出顛覆性創新成果的高校卓越青年人才,開展前瞻性、引領性科學研究。增加基礎研究類別項目比重,重點支持長期獨立開展自由探索、有耐心坐冷板凳的青年人才。建立動態調整和滾動支持機制,對每批實施較好的前10%項目進行“5+5”年長週期滾動支持。

北京市還提出要遴選支持基礎研究領域青年人才,培養造就青年領軍人才。北京市將長期穩定支持35歲以下具有創新潛力的青年科技人才,面向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和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集成電路、新材料、清潔能源、高端儀器、航空航天等領域,開展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重點支持高風險、非共識方向前沿基礎研究。加強項目接續支持,對市屬高校實施較好的專項優先推薦進入卓越青年科學家計劃項目申報決賽“直通車”。

北京市還提出要優化基礎研究資源配置,加大對青年教師從事基礎研究的引導和支持。鼓勵中央高校將基本科研業務費更多用於推動青年教師開展基礎前沿交叉科學研究;試點推動市屬高校設立基本科研業務費,支持市屬高校結合自身特點自主實施科研項目,激發和保護青年教師從事基礎研究的潛能和興趣。鼓勵青年教師申報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科技新星”計劃。

北京市還將創新選拔培育模式,加強基礎研究後備力量建設。加快推進北京青少年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建設,支持高校面向基礎學科設立拔尖人才培養實驗班。聯合新型研發機構,實施市屬高校與部屬高校“新雙培計劃”,重點支持數理學科與人工智能等專業人才培養。實施大學生科技夏令營行動,充分利用在京大科學裝置等科技基礎設施平臺資源,提升大學生科學素養。深入實施“啓研”計劃,支持優秀本科生按照“包乾制+負面清單”的模式,自主支配使用項目經費開展基礎研究。

據瞭解,“首都高校基礎研究10條”包括“優化基礎前沿交叉學科佈局”“加快建設北京研究中心”“發揮科研平臺組織化作用”“深入實施卓越青年科學家計劃項目”“遴選支持基礎研究領域青年人才”“引導支持青年教師從事基礎研究”“加強基礎研究後備力量建設”“加快推進高端科學儀器自主研發與國產應用”“構築基礎研究合作交流平臺”“加快高水平學術期刊建設”等具體措施。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舉措,“首都高校基礎研究10條”將推動首都高校發揮基礎研究主力軍作用,積極營造鼓勵探索、寬容失敗的良好環境,持續改革科研評價體系,全力破除“五唯”頑疾,注重代表性成果和實際貢獻考覈,構建基礎研究自主評價指標體系,實施戰略目標、創新能力、管理機制、可持續發展多維團隊評價,改變指標驅動、熱點驅動、論文驅動現狀,鼓勵和支持廣大教師靜心、潛心、恆心做科研,助力北京打造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