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強國建設夯實高技能人才基石
高技能人才是企業生產和服務的關鍵力量,也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寶貴資源。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8部門此前聯合印發的《關於推動技能強企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支持企業自主培養技能人才,實施高技能領軍人才培育計劃和大國工匠人才培育工程,鼓勵企業培養高技能人才,爲今後加強企業高技能人才工作指明瞭方向。
近年來,我國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成效顯著,一批批有理想信念、懂技術創新、敢擔當奉獻的高技能人才,活躍在各行各業生產一線和創新前沿,成爲推動我國產業優化升級、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國技能人才總量已超過2億人,佔就業人員總量的26%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佔技能人才總量的30%。
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的突出成就主要得益於政策支持。2022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2024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7部門發佈了《關於實施高技能領軍人才培育計劃的通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改革任務,明確提出“着力培養造就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類人才素質”。這些決策政策,進一步優化了以行業企業爲主體、職業學校爲基礎、政府推動與社會支持相結合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爲我國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儲備了數量龐大的高技能人才。
也要看到,當下高技能人才在數量規模和素質水平方面仍然趕不上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快速發展所帶來的需求增長,滿足不了我國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戰略需求。爲解決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轉型升級需求之間的結構性矛盾,有必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厚植髮展沃土,讓更多高技能人才競相涌現、出圈出彩,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夯實高技能人才基石。
加強前瞻性佈局,提升新技術領域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目前,我國數字經濟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領域需要大量人才作支撐,提升勞動者數字技能,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是適應數字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必然要求。各級政府要出臺鼓勵政策,推動數字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打造一批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培訓基地,廣泛開展數字技能競賽和培訓活動,爲培育各類數字技能人才提供“練兵場”。充分強化就業導向,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構建系統完備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適度加快職業院校專業和人才培養能力升級換代,提升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推動技能強企工作,有效發揮企業在高技能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佈局建設未來產業等,對企業技能人才隊伍素質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企業作爲廣大技能勞動者的用工主體,最瞭解生產崗位用工所需的能力要求,由企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能有效推動技能人才“人崗相適”、履職作爲,讓技能人才能力有提升、發展有盼頭,增強其安心紮根企業的意願。要紮實推動技能強企工作,進一步激活各類企業在技能人才培養中的主體作用,促進職工增技、技能增收、企業增效。
人才自身要加強自我鍛造。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既需要政府的頂層設計與制度安排,也需要行業革新與自律,更需要人才自身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溝通能力和精益求精的特質。高等院校的青年人才應發揮專業優勢,全身心投入科研攻關,推動成果轉化,爲企業創新注入活力。職業院校要着重培養青年人才的動手能力,樹立成爲大國工匠的目標理想。企業人才在強化職業繼續教育的同時,要努力投身能發揮自身優勢的技能工作崗位,養成精益求精的習慣,形成體現工匠精神的行爲準則和價值觀念。(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令狐喬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