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立志博首秀盤中暴漲127%,騰訊、正心谷“分羹”創新藥盛宴

創新藥公司維立志博成功登陸資本市場,首秀盤中最高漲127%。雖仍未有產品上市,但強大的研發實力讓維立志博成爲了資本眼中的香餑餑,公司的資方陣容極爲豪華,囊括了正心谷資本、騰訊、高毅資產、易方達、睿遠、漢康資本等一衆明星機構。此次公司上市大漲,這些機構也將共享創新藥“盛宴”。

港股創新藥賽道又添一位重磅參賽選手。

7月25日,維立志博登陸港交所。上市首日公司盤中漲超127%,收漲91.71%,報67.1港元/股,最新市值129.7億港元。

資料顯示,維立志博由康小強、賴壽鵬這兩位醫學博士聯手創立於2012年。在兩位技術大拿的光環下,維立志博12年內拿下8輪融資,累計融資超10億,獲得包括正心谷資本、深創投、漢康資本、新希望醫療等知名機構的投資。

此次IPO,公司引入的9名基石投資人也是“星光熠熠”,除正心谷資本、漢康資本“加倉”外,騰訊、高毅資產、易方達、睿遠等均現身其中。

需要注意的是,維立志博目前雖有幾個含金量較高的在研管線,特別是PD-1雙抗備受市場關注,但公司目前尚未有產品上市。在這種情況下,公司持續虧損,2023年以來累虧超7億。同時,持續的研發投入下,公司的資金算不上充裕,此次上市募資,也能爲公司“補充彈藥”。

維立志博盤中暴漲127%

上市首日,維立志博在資本市場賺足了眼球。

7月25日,維立志博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上市首日,公司一度大漲超127%,股價最高達79.6港元/股,截至收盤漲幅回落至91.71%,報67.1港元/股,最新市值129.7億港元。

據悉,本次IPO中,維立志博的發行價爲35港元/股,全球發售3686萬股,募資總額爲12.9億港元;扣除發行上市費用1.11億港元,募資淨額爲11.79億港元。值得一提的是,維立志博的公開和國配部分分別獲3494.78倍及40.78倍認購,表現相當火爆。

招股書顯示,維立志博本次IPO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臨牀階段候選藥物正在進行及計劃進行的臨牀開發及監管事務、提升臨牀前資產、擴展現有管線及優化技術平臺、提升產能等。

資料顯示,維立志博主營業務爲腫瘤、自身免疫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新療法的發現、開發及商業化。

此外,維立志博的研發能力十分“抗打”。目前公司共有14條在研管線,6條進入臨牀階段,其中LBL-024是公司的核心產品。LBL-024是一款同時靶向PD-L1和4-1BB的雙抗藥物,該藥物的首發適應症爲肺外神經內分泌癌,是全球首款已處於單臂關鍵性臨牀階段的靶向共刺激受體4-1BB的分子。

在2025年ASCO年會上,維立志博公佈的LBL-024實驗數據表現優異,目前該藥物已經獲得NMPA突破性治療認定(BTD)和美國FDA孤兒藥認定(ODD),這意味着LBL-024進入了優先審批通道,也有望成爲治療晚期肺外神經內分泌癌的首款獲批藥物。此外,公司靶向GPRC5D、MUC16的兩款TCE雙抗LBL-034、LBL-033也備受市場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雙抗賽道的熱度不斷上升,維立志博已經達成兩項BD交易。

早在2021年12月,維立志博就將公司的LAG-3抗體LBL-007的海外權益授予了百濟神州,公司可以獲得高達7.72億美元的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另加分級特許權使用費。但該協議已於2025年5月18日終止。

2024年11月,維立志博又與生物技術風險投資公司Aditum Bio就公司的臨牀前產品CD19xBCMAxCD3三特異性T細胞銜接器抗體LBL-051達成Newco合作,總價值高達6.14億美元。

騰訊、正心谷“分羹”盛宴

此次維立志博上市,相伴公司多年的投資方們也將迎來收穫期。

據瞭解,維立志博的兩位創始人賴壽鵬、康小強都是醫學博士,康小強現年64歲,賴壽鵬則已經80歲高齡。康小強在武漢大學醫學院本科畢業後,先後進入同濟醫科大學、北得克薩斯大學深造,並取得碩博學位。博士畢業後,他作爲博士後研究員,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從事腫瘤免疫療法研究。

康小強與賴壽鵬正是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相識,2012年兩人一拍即合,回國聯手創立了維立志博。

在兩位科研大佬的加持下,維立志博成立後也吸引了衆多資本押注。招股書顯示,在上市前,公司共經歷8輪融資,累計募資約10.84億元。

具體來看,成立三年後,公司便獲得了1000萬元天使輪投資,投資方包括南京凱元、上海莊鍾。2017年,公司獲得了2700萬元Pre-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北京漢康、南京捷源、南京凱泰、北京重山、南京景永。2019年,獲8500萬元A輪融資,並完成2000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蘇州漢康、恩然瑞光、昆明諾泰、寧波懷格等等。

次年,維立志博又拿下7500萬元B輪融資,以及1.3億元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華方健民、南京其瑞佑康、寧波懷格、昆藥集團、上海國鴻、新餘上潤、嘉興銘朗、南京江北高新基金、寧波攬慧。

此後,維立志博名聲漸顯。2021年,公司完成6.07億元C輪融資,獲正心谷資本、杭州龍磐、廈門德屹、上海樂永、黃河三角洲榮昌、漢康資本、新希望醫療、深創投、新餘市新國路、南京恩捷、嘉興同人、恩然瑞光等十多家機構認購。

2024年11月,維立志博公司又完成1.3億元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安徽昆路、廣州凱得、新餘上宣。

此外,本次IPO公司引入了9位基石投資人,陣容十分豪華,合計認購6900萬美元(約5.42億港元),包括正心谷資本、高毅、OrbiMed、TruMed、騰訊、易方達、睿遠、SAGE和漢康資本。其中正心谷資本和漢康資本此前已持有公司股份,此次繼續“加倉”。

據維立志博招股書,IPO後,康小強直接持股4.18%、賴壽鵬直接持股3.39%,維立志博的股份激勵平臺禮至合夥持股6.81%。

正心谷資本與漢康資本則分別持有維立志博7.2%、6.67%的股份,最新持倉市值分別達9.34億港元、8.7億港元。此外,恩然創投持股6.27%,南京江北新區實體持股4.82%,懷格資本持股3.69%,新希望醫療持股3%,深創投實體持股1.77%。

上市“補血”

實際上,2024年11月,維立志博就曾向港交所遞表,但以“失效”告終。今年6月,公司二次遞表,這才成功上市。而急於上市的背後,或許與公司亟需“補血”有關。

衆所周知,創新藥研發是一個漫長且“燒錢”的過程,“虧損”是許多處於研發階段創新藥公司的常態,維立志博也不例外。公司的研發管線雖被市場寄予厚望,但仍未有產品上市銷售。

在這種情況下,2023、2024及2025年一季度(簡稱“報告期”),維立志博僅在2023年實現收入886.5萬元,來自百濟神州,其餘時間無任何收入。報告期內,維立志博的期內虧損3.62、3.01、7536.7萬元,累計虧損約7.38億元。同期,公司的研發開支分別爲2.35億元、1.86億元、5775.1萬元。

而由於持續的研發投入及連年虧損,導致維立志博的經營現金流連續淨流出。報告期內公司的經營現金流淨額分別爲-1.93億元、-1.19億元及-2636.5萬元。

資金狀況方面,截至2025年一季度,維立志博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4.31億元,流動負債爲4.62億元,其中計息銀行借款2.55億元。若考慮到還要支撐未來的研發投入,維立志博的資金實在算不上寬裕。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5月,維立志博與百濟神州的授權合作協議已經終止,這也意味着,7.71億美元的潛在收入如今化爲泡影,公司失去了一個重要收入來源。

維立志博也在招股書中直言,公司預計未來將繼續虧損,並且可能無法產生充足收入以實現或維持盈利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公司連年虧損,但維立志博的兩位創始人並未“虧待”自己。2023年及2024年,康小強的年薪分別達到1032.4萬元、2335萬元,其中以股份爲基礎支付的報酬分別爲741.9萬元、2245萬元;賴壽鵬的年薪分別爲689.1萬元、638.9萬元,其中以股份爲基礎支付的報酬爲494.6萬元、541.4萬元。

此次上市首日大漲,說明投資者對維立志博十分看好,但公司核心產品究竟何時上市,未來能否實現自身“造血”,仍有待後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