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真的不健康?營養師曝「天然食材」都吃得到 點出正確使用法
料理時常會用到不少調味料,味精也是其中一種,營養師透露在一些天然食材裡就含有味精的元素。 示意圖/ingimage
「味精」是不少家庭必備常用的調味料,但有些人會覺得味精比較不健康。營養師李婉萍發文表示,味精是一種麩胺酸的鈉鹽,其實在一些食物蔬果也吃得到,料理時也儘量避免味精和鹽一起使用,以免鈉含量過高。
李婉萍在文中透露自己最近在追一部韓劇「暴君的廚師」,劇中有段情節是女主角穿越時空回到古代,使用不同的天然食材,並解釋運用食材裡面的天然胺基酸就組成所謂的味精,讓李婉萍看了直言「不完全正確」,認爲應該是組成我們所謂的「鮮味」。
李婉萍說味精本身成分是麩胺酸鈉(Monosodium glutamate),鮮味就是肌苷酸和鳥苷酸。肌苷酸主要存在於肉類和魚類中,而鳥苷酸在菇類裡面。她也分享一張圖表來解釋味精並非大家所想像的那麼不好,它是一種麩胺酸的鈉鹽,存在於番茄、乳酪、香菇、葡萄、海帶、昆布等天然食物裡,必須經過熬煮纔會分離出來。
此外,不少人料理時都會放味精,甚至還會與鹽並用,李婉萍說如果鈉攝取過量就會產生口渴想喝水,甚至頭痛等症狀,因此最好多喝白開水來排掉鈉離子,而薑湯、薄荷茶也能降低噁心感。
李婉萍表示一茶匙的鹽等於2000mg的鈉,如果真的要鹽與味精並用的話,建議可以三分之一茶匙的鹽(667mg鈉)+三分之二茶匙的味精(267mg鈉),總合起來有934mg的鈉,不只可以降低一半鈉攝取量,還能夠提升鮮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