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要常態化舉辦民企座談會? 陸官媒曝玄機

爲何要常態化舉辦民企座談會?中共黨媒《人民日報》訪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解析。(示意圖,藍孝威攝)

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爲何要常態化舉辦民營企業座談會?主要流程有哪些?下一步還將如何推進?就這些問題,中共黨媒《人民日報》記者採訪了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

爲什麼要常態化舉辦民營企業座談會?負責人表示,當前,中國民營經濟已經形成相當的規模、佔有很重的分量,在穩增長、穩就業中發揮重要作用。

「春江水暖鴨先知」。企業是微觀經營主體,對市場感受最直接、最敏感。常態化傾聽企業對經濟形勢和行業發展的看法,掌握第一手真實情況,是宏觀層面制定規劃、政策等的重要基礎和有效路徑,有助於及時對現行政策的實施效果進行客觀評估,推動完善宏觀政策舉措。

除了發改委主要負責人主持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其他負責人和相關司局也會在外出調研期間,專題組織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聽取民營企業家的真實想法,認真研究企業提出的困難問題和意見建議。近兩年以來,發改委與民營企業座談交流500餘次,省、市、縣發展改革部門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2萬餘次。

通過座談,政府發現,與會企業提出的許多思考與建議,對制定宏觀政策具有很強的借鑑意義。對於企業提出的具體訴求,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積極協調有關方面抓緊推動解決;對於宏觀層面的政策建議,將會同有關方面認真研究論證,推動完善或制訂推出相關政策。

舉辦座談會,主要流程是什麼?負責人說,主要分四個環節。

一是確定會議主題。主要是結合實際工作需要、社會熱點等,比如經濟形勢、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外貿走勢、科學編制「十五五」規劃等內容,策劃交流主題。18次座談會中,8次聽取企業對經濟形勢真實感受,2次瞭解「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3次聽取對外貿形勢意見建議,3次聽取「十五五」規劃意見建議,1次結合民營經濟促進法出臺和「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工作聽取意見建議,1次關於解決具體問題訴求。

二是遴選參會企業。參加座談會的企業兼顧大、中、小型不同規模,覆蓋東、中、西部不同地區,儘可能聽取來自各方面的真實情況。18次座談會共邀請80餘家民營企業參加會議。其中,既有行業龍頭企業,也有小微企業,既涉及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戰略性產業,也包括工程建設、大宗消費、對外經貿等重點領域。

三是籌備組織會議。會議方案確定後,即通知企業時間地點主題,通知時提醒「多說企業生產經營遇到的困難問題」「多說所在行業面臨的共性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民營經濟發展局會安排專人,一對一做好銜接服務。

四是會後落實。整理企業訴求建議,形成問題臺賬,徵求司局和部門意見,明確落實舉措、責任分工和時間期限。民營經濟發展局安排專人盯辦,定期調度辦理進展。對於問題辦理有進展的,及時反饋企業。對於暫時辦不到的,也會向企業做好溝通解釋。

據統計,目前18次座談會,民營企業共提出191條意見建議,已解決160餘條。

下一步,將如何持續推動相關工作?負責人說,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多措並舉,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一是會同有關方面密切跟蹤民營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圍繞助力企業拓展市場、紓困解難,加強金融、法律服務,在政策、規劃、資金等方面給予針對性的支持幫扶。

二是充分發揮國家和地方多層次與民營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作用,用好民營經濟發展綜合服務平臺,認真梳理參會企業的意見建議,匯聚各地區各部門的資源和力量,一起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問題。

三是以點帶面、標本兼治,在解決企業反映的問題訴求的基礎上,立足全局、舉一反三,會同有關部門加大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的力度,實現解決一類問題、惠及一批企業、助力一個行業,切實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