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大全敗?黃揚明分析「同溫層效應」:像宗教式洗腦

▲大罷免失敗,柯建銘鞠躬道歉。(圖/攝影中心攝)

記者董美琪/綜合報導

726大罷免投票結果顯示,24位國民黨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全數未過,這讓原本預期結果的罷免支持者感到驚訝與失望。爲什麼,投票前很多罷免支持者都認爲會「大罷免大成功」,媒體人黃揚明分析可能與缺乏不同意見的挑戰有關。

黃揚明指出,史無前例的24席立委、1席市長「大罷免」結果揭曉,不僅成功率爲0,不同意與同意票的差距普遍很大,且25位被罷免人中,僅7位被罷免人的同意票達到選區投票人25%的罷免必要門檻。

他表示,投票結果顯示即使這次同意票全面大於不同意票,也只會有這7席被罷免,與媒體報導、各陣營評估的「危險名單」基本一致,但同意票佔投票權人最高比率,是王鴻薇的27.9%,同意罷免的天花板,不到整體投票人口的2成8,這同溫層不夠厚,也不夠強。

黃揚明進一步分析,爲什麼投票前很多罷免支持者都認爲會「大罷免大成功」?這種同溫層內的宗教式洗腦效應、社羣內缺乏不同意見等現象,值得研究政治板塊現象的專家深究,「罷團能否認知到現階段罷免並非主流民意?恐怕很難。」

不過,民進黨前立委鄭運鵬也對此提出了反思,他認爲,許多失望的選民在情緒激動下,「原來自己都活在同溫層」。然而他說「有機長同溫層、藝人同溫層、大企業家同溫層、職業軍人同溫層嗎?絕對沒有。」

鄭運鵬認爲,同溫層變厚就是基本盤變厚,成熟的民主國家本來就很少能基本盤就過半,日本的萬年執政自民黨都會崩盤了,「在臺灣支持國家的基本盤還在增加,這個熱情和理想,需要每個人從今天開始繼續保溫、再加熱,這樣纔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