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昌邑: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5日訊行走在濰坊昌邑各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從塔吊林立的建設工地到機器轟鳴的生產車間,處處都是“熱辣滾燙”的建設場景,建設者在鋼筋桁架間穿行,不斷刷新着項目建設的“進度條”。
濰坊昌邑市堅持工業立市、產業強市不動搖,從優化招引、建設、服務“三個維度”,加力推進項目建設向“高”而攀,積蓄起高質量發展最“硬核”的支撐與底氣。
夯實根基,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在濰坊奧正化工有限公司的年產5萬噸黃原鹽酸與1.3萬噸乙硫氨酯、1萬噸巰基乙酸異辛酯項目建設現場,工人正忙着安裝設備,一片忙碌景象。
“目前,黃原酸鹽車間主要設備已安裝完成,乙硫氨酯車間主要設備安裝也已接近尾聲,現在正在安裝管廊、配電、水處理等輔助崗位設備設施,計劃8月份開始試生產。”濰坊奧正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建偉說,產品主要用作有色金屬礦和稀有金屬礦浮選的捕收劑,我們深耕該領域30多年,產品出口佔比達80%以上。
項目是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種”下好項目,才能育出“高產田”。2025年,昌邑市持續深化“項目建設攻堅年”,抓緊抓實項目謀劃、招引、建設、投用各環節。在2025年春季昌邑市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上,涉及高端化工、高端裝備、現代輕工紡織、現代高效農業、新能源等多個領域的45個重大項目開工建設。
抓項目擴投資,築牢發展硬支撐。昌邑市印發《關於全力抓好2025年市級重大重點項目建設的通知》,確定174個重大重點項目,建立市級領導幫包、市直部門協同、上下聯動推進機制,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牽頭掛帥、一線指揮,在該市上下凝聚抓謀劃、強推進、破難題、優服務的強大攻堅合力。緊盯項目推進關鍵環節,完善謀劃生成、調度督導、服務保障、投資納統、問題紓解、考覈獎懲6項工作機制,集中精力推進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快開工、快建設。
在厚植產業優勢上突破提升,力促產業鏈條向新而行、向高而攀、向綠而進。昌邑市強化陸海統籌、齊頭並進,在做強海洋化工、水產養殖等產業的同時,着力抓實抓牢10個新能源產業項目建設,全面保障國華海上風電、國電投光伏等重點項目儘快併網發電,力爭新能源裝機容量突破220萬千瓦,匯聚發展新動能。
廣納活水,招商引資成果豐碩
帶領招商小分隊外出開展招商活動,統籌推進年產6400噸醫藥中間體、IOT智能能源綜合管理項目、左旋肉鹼醫藥原藥項目等35個在談項目,摒棄“坐等”思想,主動走出去,謀城市發展,昌邑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
2025年,聚焦優勢產業鏈、特色產業鏈,昌邑市加大針對性、適配性、互補性招商引資項目力度,緊抓特色、放大優勢、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多措並舉開啓招商引資新局面,制定《化工行業投資項目落戶服務機制》,實現項目准入、審批、落地全鏈條提速。
頂格推進,實行招商引資“一盤棋”。昌邑市優化招商引資體制機制,建立化工行業投資項目落戶服務機制,構建前端招引、中端落地、後端督考、全程服務的項目全生命週期服務工作鏈條。協同推進項目動態變化,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瓶頸問題,高效率推動項目進展,落實項目全生命週期服務機制。要素保障部門堅持“項目一洽談、要素就準備,項目一簽約、要素就到位”工作原則,打好工作提前量,全力做好項目落地要素配套保障工作。每週召開項目推動會議,各相關部門單位參與,定期對項目洽談簽約、推進過程中問題解決情況進行督導。
“以前招商就是招商,撿到籃裡都是菜,不管整條產業鏈。現在我們是聚沙成塔,先有頂層設計,考慮主導產業如何壯大,鏈主企業如何發揮作用。”昌邑市投資合作促進中心主任夏海濤說,比如,關注新興產業重點有哪些賽道,再考慮招什麼。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該市圍繞現有產業鏈條向兩端延伸,招引培育一批生態主導型“鏈主”企業。堅持企業招商、園區招商、親情招商一體推進,發揮濰坊招商發展集團專業優勢,政企聯手、集中攻堅。
2025年,昌邑市深化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智能裝備等新領域招商,力爭新材料添加劑生產、生物稀有氨基酸新材料添加劑等50個項目簽約落地,低碳循環產業園、退役電池資源化利用等30個項目開工建設,儲能熔鹽、丁二酸等10個項目建成投產。
簡政提效,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日前,由濰坊市工信局、昌邑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我幫企業組主場”動力裝備產業——浩信專場對接活動在昌邑市隆重舉行。會上,浩信集團、共享智能鑄造、濰柴雷沃等企業同臺路演,全面展示了企業在智能製造、綠色鑄造、新能源裝備等領域的技術突破與創新成果。通過現場推介,三家企業進一步釋放合作需求,彰顯了濰坊動力裝備產業鏈核心企業的輻射帶動效應。
好的營商環境是增強一座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從去年的“遍訪企業”“我爲企業找訂單”到今年“新春第一會”上讓企業家“當主角”“站C位”,無不釋放出昌邑市尊重企業家、重視實體經濟、狠抓產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的強烈信號。
一個大項目、好項目的落地,需要“一線部隊”在前方與項目方洽談,更需要“保障部隊”在後方做好落地承接。在昌邑市的政務服務中心大廳,專門設立企業開辦幫辦服務區。重點企業還配備上了“項目管家”,提供企業開辦、準營、變更、註銷等涉企事項的諮詢指導等一對一“保姆式”服務。在“項目管家”指導下,不到20分鐘,瑞海生物年產955噸合成生物產品項目便完成遠程立項審批。有口皆碑,這樣的便捷與高效吸引多家高精特尖企業落戶昌邑也不足爲奇。“全鏈條、一條龍”服務,讓它們有了“自由出生、健康成長、有序退出”的良好環境。截至目前,該市新設市場主體0.5個工作日辦結率達90%以上;“三免服務”實現“零成本”辦事,爲企業節省各項費用40萬餘元,惠及企業2200餘戶。
“因業務發展,公司年後有50人左右的用工缺口,本次招聘會爲我們和求職者提供了一個面對面溝通的平臺,我們已經與不少求職者達成初步意向,極大地幫助我們解決了招工難題。”在昌邑市2025年“春風行動”線下招聘會上,山東康邁機械有限公司招聘專員田經理說。
生產忙,招工熱,就業火。爲促進崗位供需精準匹配、雙向奔赴,進入2025年,昌邑以深化“千場萬企促就業”服務行動爲契機,綜合運用網絡招聘、現場招聘、直播帶崗“三位一體”招聘模式,積極搭建供需對接雙選平臺,先後舉辦“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三八”婦女節專場等招聘活動6場,吸引182家次企業參加,提供崗位6000餘個次,初步達成就業意向2300餘人。舉辦“家門口”網絡招聘18場,爲199家次企業推送崗位7960個次,線上瀏覽量達3.8萬人次。組織浩信股份、天宇藥業等30餘家企業參加瀋陽化工大學、煙臺大學、濰坊學院、青島大學等春季校園雙選會7場,發佈人才需求崗位300餘個,達成引才意向50餘人。
引得進、落得下、留得住,長得快、發展好,項目從一個到一羣,產業由一環到一鏈,企業上馬二期後繼續投三期、四期……昌邑在項目的“裂變”和“聚變”中不斷釋放更爲強勁的發展動能和示範效應,吸引更多的產業項目近悅遠來,紮根深耕。
閃電新聞記者 王亮家 劉九省 濰坊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