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楚有材 馥郁未來 | 高考思想政治備考:關注生活,研磨真題
高考前夕,瀟湘晨報聯合酒鬼酒、成恩教育以及數十所全國雙一流高校,湖南省衆多高中學校共同組成高考百家教育聯盟,開展“惟楚有材,馥郁未來”大型高考公益追夢計劃。
5月7日,是2025年高考倒計時30天的日子。對考生來說,在最後的30天裡如何有效複習、衝刺提分呢?高考百家教育聯盟特邀長沙同升湖高級中學的學科名師爲考生們備考助力。以下爲思想政治老師黃贇總結分享的思想政治備考指導:
新高考綜合改革背景下的高考命題遵照“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爲重、知識爲基”的命制要求,考查內容不再只是針對學生擁有知識的多少及深淺,而是在價值引領和必備知識的基礎上,突出對關鍵能力、思維品質和學科素養的考查。所以我們的備考需以“思維能力培養”爲核心,結合教材知識與現實情境,構建“知識—能力—素養”三位一體的複習體系。
一、迴歸教材,深化知識結構化,構建思維“座標系”
高考試題嚴格依據高中新課程標準要求,緊扣新教材。複習備考時需迴歸教材,一方面縱向延伸,按照教材七個模塊的內在邏輯體系梳理知識,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對於核心主幹知識、重要的概念,要深入理解、準確記憶,同時還要關注教材小字部分名詞點擊、相關鏈接等內容,助力我們對基礎知識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融會貫通的運用。另一方面,我們還要橫向關聯,打破教材線性邏輯,進行跨模塊知識整合,甚至跨學科的知識整合,從知識點的理解上升到知識面的拓展,構建全面、立體的知識體系,奠定堅實的思維基礎。
二、關注生活,聚焦真實情境,培養思維“穿透力”
高考命題遵循“無價值,不入題;無思維,不命題;無情境,不成題;無任務,不立題”的基本原則,緊密結合社會熱點問題、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科學技術進步、生產生活實際等創設真實情境,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複習備考中應關注時政熱點,從學科角度進行多維度分析。同時在考試和平時訓練時既要注重從試題情境材料的語言文字或圖形、圖表所表達的主題思想、各段落各層次大意、各段落層次之間的邏輯關係等方面進行精確解讀,提煉關鍵信息,還要有意識的從思想政治學科專業角度,對試題情境材料內含所隱含的學科知識、思想(思維)方法、價值觀念等方面進行精細解讀,從而提升思維“穿透力”。
三、研磨真題,優化題型專項訓練,提升思維“精準度”
重點關注近兩年新高考省份真題,尤其是近兩年湖南卷,分析高考真題情境類型(如政策解讀類、現象分析類、措施設計類),歸納總結不同情境的解題邏輯。
1.選擇題:聚焦“邏輯陷阱”與“思維誤區”。針對“偷換概念”“以偏概全”“因果倒置”等常見陷阱,進行專項辨析,建立“易錯選項庫”,歸類記錄典型錯誤,釐清易錯易混點。
2.主觀題:梳理清楚試題邏輯結構,準確對接學科知識的理論邏輯;緊扣時代發展的實踐邏輯;分析情境材料的事實邏輯;把握設問要求的問題邏輯,提升思維的“精準度”。同時注重強化批判性思維與創新表達,優化答案組織的“思維張力”,避免模板化答題,強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四、落實“三好”理念,護航思維可持續發展
1. 好身體:科學規劃作息,避免思維疲勞。如每日保留30分鐘運動時間(如快走、跳繩),通過有氧運動提升大腦供氧效率;合理分配複習時段,避免連續2小時以上單一思維訓練。
2. 好心態:用“思維成長”替代“分數焦慮”。通過建立“思維進步檔案”,記錄從“盲目刷題”到“精準分析”的轉變過程;模擬考後聚焦“思維漏洞”,而非僅關注分數波動。
3. 好習慣:培養“元認知”反思能力。每日用10分鐘覆盤:“今天用了哪些思維方法?哪些題型仍存在邏輯斷層?”每週整理“思維優化清單”。
高考不僅是知識的較量,更是習慣、心態與體能的綜合考驗。希望同學們以結構化知識爲“工具包”,以情境分析爲“訓練場”,以批判性思維爲“突破點”,更以“好身體、好心態、好習慣”爲盾,從容迎戰高考。願大家筆鋒所至,夢想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