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柴動力2024年財報:歸母淨利潤大增26.5%背後的技術紅利與戰略轉型
在商用車與工程機械行業持續低位運行的2024年,濰柴動力(000338.SZ)卻以實現營業收入2157億元,同比增長0.8%;實現歸母淨利潤114億元,同比增長26.5%;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05億元,同比增長30.3%的業績,刷新了自身盈利紀錄。
這一“增收更增利”的表現,不僅打破了市場對傳統制造業增長乏力的預期,更凸顯了濰柴動力通過技術突破、產品結構優化和全球化佈局構築的競爭壁壘,實現了從“量”到“質”的跨越。
市場關注的是,濰柴動力如何將“傳統制造”的標籤轉化爲“技術紅利”的動能?其淨利潤增速遠超營收的秘密,又暗含哪些行業變革信號?
結構優化與技術紅利釋放
2024年,濰柴動力毛利率同比提升2.1個百分點至22.4%。這一改善主要得益於濰柴動力順應能源革命浪潮,所構建起的“傳統動力+清潔動力+新能源動力”多元能源動力新格局。
過去一年,濰柴動力最引人注目的技術突破,當屬全球首款本體熱效率53.09%柴油機的發佈。這是其連續第四年刷新世界紀錄,標誌着中國在內燃機領域已從“追趕者”轉變爲“領跑者”。這一技術突破鞏固了其在重卡發動機市場的霸主地位。
更具戰略意義的是大缸徑發動機的爆發式增長。在全球AI基礎設施建設和數據中心擴張的浪潮下,濰柴動力研發的500kW以上大缸徑發動機成爲“隱形冠軍”,全年銷量8132臺,其中62.2%銷往海外;數據中心專用機型銷量同比激增148%,成爲利潤增長的核心引擎。
在清潔動力替代方面,濰柴動力天然氣重卡發動機市佔率59.6%。與此同時,濰柴動力在新能源業務上獲得突破,電池系統循環壽命提升超過60%,同等電量電池包較競品輕5%,氫燃料產品商業化運營規模居行業首位。這一技術矩陣的構建,成爲濰柴動力繼傳統動力後的第二增長曲線。
濰柴動力表示,在未來較長時期內,應該堅持能源結構多元化組合。從傳統動力的極限突破,到新能源動力的縱深佈局,濰柴動力正通過“動力新範式”,向世界一流整車整機供應商穩步邁進。
全球化與數智化的雙重突破
從2024年財報可以看出,濰柴動力的全球化已超越單純貿易階段,轉向“技術+服務”的生態輸出。比如,大缸徑發動機海外銷量佔比62.2%,重卡整車出口市佔率提升至20.4%,農業裝備出口量增長37%。
爲了持續鞏固話語權,濰柴動力將智能化作爲打破行業週期性的關鍵,從製造升級實現到生態重構。
以旗下海外控股子公司德國凱傲集團爲例,業務聚焦智能創新,設立自動化解決方案卓越中心,推進叉車無人駕駛和互操作機器人技術開發。同時,打造自動化叉車、智能攝像頭、自動化與機器人技術相結合的智慧倉儲系統,提升倉儲管理的整體效能。2024年,德國凱傲集團實現收入115億歐元,創歷史新高,實現淨利潤3.7億歐元,同比增長17.5%。
除了智慧物流,濰柴動力在農業裝備業務上表現亮眼。2024年,濰柴雷沃智慧農業實現營業收入173.9億元,同比增長18.4%;實現淨利潤8.9億元,同比增長15.8%。其產品在多個細分領域居行業首位,出口銷量1.6萬臺,同比增長37%,展現出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面對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的政策紅利,以及城市更新助力產業轉型、海外市場新一輪發展等機遇,濰柴動力將在鞏固傳統優勢業務的基礎上,重點推動五大戰略業務轉型。
其中,在新能源整合方面,強化電驅動力總成內外協同,突破燃料電池技術瓶頸;在大缸徑高端化方面,聚焦數據中心、礦卡等高端場景;在後市場服務方面,打造全生命週期解決方案,對標國際標杆;在數智化轉型方面,深化AI與大數據在研發、生產端的應用。
濰柴動力的2024年財報,揭示了一個傳統制造巨頭向科技企業蛻變的路徑。通過將技術優勢轉化爲場景化解決方案,其在全球產業鏈中的角色正從“零部件供應商”升級爲“系統服務商”。當53.09%熱效率柴油機與無人駕駛叉車在同一份財報中交相輝映,這家企業已站在了“高端製造+智能生態”的新起點。隨着設備更新政策紅利釋放與海外市場縱深開拓,濰柴動力的“技術紅利期”或將持續改寫裝備製造業的價值邏輯。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爲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