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殘疾人鋪就廣闊職場路
加強殘疾人就業幫扶,是新時代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重要內容。日前,國辦印發《促進殘疾人就業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促進殘疾人實現較爲充分較高質量的就業,共享現代化發展成果。
對殘疾人而言,就業不僅是改善生活狀況、提高生活質量的主要方式,更是獲得社會認同、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殘疾人就業幫扶政策持續發力,殘疾人就業渠道不斷拓寬,殘疾人就業質量穩步提升。2022年,國務院出臺第一期三年行動方案。3年間,我國累計新增164.8萬名殘疾人就業,就業率提高4.8個百分點。
仍需看到,我國現有殘疾人總數超過8500萬,殘疾人就業率仍低於社會平均水平。很多殘疾人儘管擁有成熟的專業技能和過硬的個人素質,但在求職路上屢屢碰壁。與殘疾人能力相匹配的崗位較少、用人單位安置殘疾人意願不高、工作場所無障礙設施缺乏……種種因素阻礙了殘疾人的就業之路。
進一步加強殘疾人就業幫扶,有賴於政府扶持、部門協同、市場推動、社會參與。《方案》覆蓋了關鍵就業領域和殘疾人大學生、農村殘疾人、盲人等重點羣體,提出了10項具體行動。從機關事業單位帶頭安排到企業助力,從殘疾人職業技能提升到殘疾人勞動就業權益保障,一條條精準有力的舉措爲殘障羣體平等參與勞動力市場、共享發展成果保駕護航。
近年來,得益於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殘疾人在新就業形態中的活躍度顯著提升。雲客服、工單審覈、智能標註、短視頻拍攝、有聲書演播等新業態崗位以靈活多樣的用工形式、便捷高效的工作方式,打破了傳統就業模式的束縛,爲殘疾人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方案》的出臺既築牢了困難羣體的就業底線,又爲能力突出者拓展了發展通道。特別是在當前就業形勢面臨結構性壓力的背景下,爲殘疾人擁抱新業態、拓寬就業渠道提供了強勁動能。
促進殘疾人就業,事關民生福祉,事關公平正義。新一輪三年行動已經開啓,期待更多用人單位關注和接納殘障員工,逐步構建更加公平、包容、和諧的就業環境。(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康瓊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