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逼韓國就範!美商務部長施壓開嗆「不會再通融」:乖乖付關稅吧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與南韓總統李在明握手。(圖/達志影像)
記者羅翊宬/編譯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證實,美方正向南韓施壓,要求南韓接受在協議文件上簽字、或是支付關稅,並以日本作爲比較,強調不會再給南韓「任何通融」。同時,南韓對美國移民當局在喬治亞州突襲現代汽車及LG新能源電池工廠、拘禁317名韓籍勞工一事相當不滿。南韓總統李在明強調,政府不會作出有損國家利益的決定。
根據韓媒《News1》,盧特尼克於當地時間11日接受美媒CNBC專訪時指出,美韓貿易協議雖已達成口頭共識,但南韓尚未完成書面簽署,導致協商陷入僵局。他直言,「日本已經完成簽署,南韓必須做出選擇:接受協議、或是支付關稅,選項非黑即白,沒有其他選擇餘地。」
盧特尼克提到,李在明8月訪問白宮時並未簽署貿易協議,「我們並未真正討論貿易,因爲文件尚未簽署,魔鬼藏在細節裡。」
盧特尼克更表示,日本雖然原本市場開放程度低,且美國製汽車在日本市場僅佔6%,但最終卻同意投資5500億美元,被視爲美方貿易策略的成功範例,暗示南韓應效法。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向南韓施壓。(圖/達志影像)
報導指出,雖然南韓已同意透過3500億美元大規模對美投資及1000億美元美國能源採購計劃,將雙邊汽車與零部件關稅從25%降至15%,但在投資基金運作方式、收益分配等細節上仍存分歧,美方甚至要求收益分配模式比照日本,分潤比例偏向美國。
對此,李在明昨(11)日在就職百日記者會上明確表示,「以國家利益爲優先,絕不接受有損國家利益或不合理的協議,也不會進行任何暗中協議」。
此外,南韓政府計劃將美方近期在喬治亞州對現代汽車及LG新能源電池工廠勞工拘禁事件,作爲談判籌碼。南韓總統辦公室政策室長金容範表示,若未能達成協議,包含美韓造船業合作計劃「MASGA」(讓美國造船業再度偉大)在內等投資專案恐受影響,政府正綜合考量各項因素以利談判。
對於美方再度施壓開放稻米與牛肉等農畜產品市場,南韓政府也明確表示,「不會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