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致重赴臺弔唁受限多 朱鳳蓮鳴不平:「善意」淪口號
大陸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藍孝威攝)
海協會前會長汪道涵先生之子汪致重昨天(11日)赴臺弔唁辜嚴倬雲女士,陸委會提出諸多限制,要求汪致重先生一行不能接受媒體採訪,不能有其他行程等。大陸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今天(12日)在例行記者會中迴應,這再次充分表明民進黨當局所謂「善意」和「言論自由」都是名不副實的空洞口號,也暴露其對兩岸包括民間交流在內的各項交流活動的抵制阻撓心態。
朱鳳蓮表示,在辜公亮文教基金會的協助下,海協會前會長汪道涵先生之子汪致重先生一行於2月11日赴臺弔唁辜嚴倬雲女士。在辦理相關手續過程中,臺灣有關部門通過基金會要求汪先生一行在臺期間不接受媒體訪問、不安排其他行程。汪先生一行考慮到基金會的處境,上午抵達後即赴靈堂弔唁,傍晚匆匆返回大陸,在接受大陸媒體採訪時表達了對辜嚴倬雲女士的哀思和對兩岸交流的期許。
朱鳳蓮指責,民進黨當局對兩岸交流處處蠻橫設限,再次充分表明其所謂「善意」和「言論自由」都是名不副實的空洞口號,也暴露其對兩岸包括民間交流在內的各項交流活動的抵制阻撓心態。
朱鳳蓮表示,辜嚴倬雲女士生前親歷了「汪辜會談」等兩岸關係發展史上的重要時刻,爲推動兩岸交流作出積極貢獻。以「汪辜會談」爲開端,兩岸兩會受權在「九二共識」基礎上開展一系列對話協商,達成27項協議和諸多共識,給兩岸民衆特別是廣大臺灣同胞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朱鳳蓮呼籲,大陸方面期望廣大臺灣同胞與大陸一道,堅定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在此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重回和平發展正確軌道,爲兩岸同胞謀福祉,爲中華民族謀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