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珍院士:結構生物學家不會被AI替代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羅亦丹)8月2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志珍在北京接受了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採訪,回答了關於AI For Science(AI研究科學)的相關問題。
王志珍20世紀70年代中期參加了胰島素結構與功能關係研究,80年代初參加胰島素A、B鏈相互作用及重組研究,90年代開始蛋白質摺疊及摺疊酶和分子伴侶的研究,之後集中在蛋白質氧化摺疊及內質網質量控制的研究上。
而近年來,AI科研工具AlphaFold在對蛋白質三維結構的預測上顯示出了驚人潛力,大大加快了生物研究領域的科研進度,被認爲是AI For Science的代表性應用。甚至有觀點認爲,結構生物學家未來有可能會被AI替代。
對此,王志珍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AlphaFold對我從事的蛋白質分子結構和功能領域科研的直接影響是,幾乎我所在領域的科學家人人都會去使用它,有一個氨基酸的序列後,幾乎馬上就能夠知道蛋白質的結構是什麼樣的,但這個結構並非100%準確。例如昨天我接觸到的一位科學家發現其做出來的新結構,如果使用AlphaFold進行預測,會出現很大差異。”
“因爲AlphaFold是根據已知結構,通過算法幫助科學家進行預測,因此對於新解的蛋白質結構,AlphaFold的預測效果就不一定很好。因此不能絕對化AlphaFold的作用。”王志珍說。
在她看來,結構生物學家不僅要把結構研究出來,還要解析分子的功能,而功能的研究則更加複雜,“不僅僅是結構問題,還要使用細胞生物學、交叉學科的各種手段,才能明白分子怎樣“幹活兒”、怎樣起作用。而且生命當中起作用的並非靠一個分子,還要靠許多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這都是現在結構生物學家要解決的問題。”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