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摩托車」在陸興起!起步價5、6元人民幣
「網約摩托車」在大陸部分縣城上線,起步價只要五六元人民幣。(圖片由AI生成)
據紅星新聞報導,近日有網約摩托車平臺在多個城市、縣城上線的消息。記者搜索了其中兩款叫車軟體,均可以在上線的城市、縣城使用APP叫車,價格略低於網約計程車。有司機告訴記者,因爲剛剛上線,訂單不是很多,平臺會進行安全培訓。平臺表示,相比於資質問題,他們認爲更大的難題在於安全,所以在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國際智能運載科技協會秘書長、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摩托車載客在三四線縣城有一定需求,不建議一禁了之,而應該納入監管體系,保障安全。
網約摩托車在多個縣城上線 起步價五六元(人民幣,下同)
近日,紅星新聞記者在社交平臺上看到多個網約摩托車平臺上線的消息,有博主稱其是網約車的最大競爭對手。
紅星新聞記者搜索到其中兩個網約摩托車平臺「摩的一下」和「搭摩行」,均可以通過APP小程序接單。在打車頁面,與常見的網約車界面類似。選擇出發點和目的地後就可以叫車,等待司機接單。
其中,「摩的一下」平臺顯示,計價規則爲6元/2公里,每增加500米0.8元。規則中提到,司機和乘客必須佩戴頭盔,切勿超速、逆行等,一摩的限載一人,不要進入禁摩區域。另一款名爲「搭摩行」的平臺計價規則更爲複雜,常規時段起步價爲2公里、5元,超出後分短途、長途和時長計費,其他早、晚、夜間等時段起步價在4.6元至-7.5元之間。
「搭摩行」客服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目前開通的縣城包括廣東樂昌、湖南桂陽、宜章等;「摩的一下」工作人員則表示在廣東茂名訂單較多,其他城市也在陸續開通中。
記者將定位改到湖南桂陽和廣東樂昌,分別體驗了一次叫車。叫車後很快有司機接單,並聯系具體位置,使用方法和網約車完全一致。兩個縣城面積都不大,城區內多爲起步價或略超過起步價,五六元的價格明顯低於網約車。
司機稱目前訂單不多 需接受安全培訓
來自桂陽的司機李師傅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自己做線上摩的司機大約半年時間,訂單多的時候每天大概有二十多單,平臺抽成10%。來自樂昌的彭師傅則表示,自己剛成爲線上摩的司機幾天,這個業務在當地剛剛開始,知道的乘客不多,一天只有幾個訂單。
兩位司機都提到,在註冊後需要接受平臺的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平臺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項。安全規則中,要求他們駕駛證、行駛證必須齊全,接送乘客時司乘都必須佩戴頭盔,一次只能接一個乘客。
對於價格,李師傅認爲,相比於網約車,網約摩托車價格比較便宜,也更方便快捷。彭師傅則認爲,遠程訂單價格還可以適當降低,保證不超過2元/公里,不然價格太高乘客不能接受,導致司機接不到單。彭師傅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很願意幫着做一些推廣,讓更多人知道這個方式,未來希望能用手機接到更多訂單。
關於是否合規的問題,兩位司機都提到,只要不超載、戴頭盔,就不會被交警和運管部門檢查。
天眼查搜索發現,「搭摩行」所屬公司爲湖南融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經營範圍包括道路旅客運輸經營、道路旅客運輸站經營。「摩的一下」所屬公司爲廣州摩的科技有限公司,經營範圍中則沒有看到相關內容。
「摩的一下」的相關負責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摩托車載人的資質問題是一個比較模糊的地帶,目前運營過程中還沒有遇到這方面的問題。「很多人覺得最大的難點在於資質,但我覺得摩托車載人出行最大的問題是安全保障,如何讓摩托車出行變得更加安全,是這個模式推廣的關鍵。」
這名負責人還提到,他們有對司機進行嚴格的安全培訓,另外也配置了保險,還有安全監控系統監測司機的速度和路線偏差。
摩托車載客面臨資質問題:多地都曾整治「黑摩的」
來自樂昌的彭師傅告訴記者,自己此前已經做摩的司機五六年了,樂昌是他去過的摩的最多的縣城,最多時一天有七八百輛。只要遵守摩托車行駛的規則,比如不超速超載、戴頭盔等,就不會被處罰。
樂昌市2020年發佈的《樂昌市公安局關於加強中心城區摩托車通行秩序管理的通告》中,規定了禁行區域和車型,同時要求有牌證、限兩人、戴頭盔、靠右行、不超速、不闖紅燈,但未提到載客問題。
4月29日、30日,紅星新聞記者諮詢了茂名、桂陽、樂昌等多地的交警、交通運輸局等部門,得到的答覆十分類似。交警部門表示,如果不遵守規則超載、不戴頭盔等會進行查處,但營運問題由交通運輸局負責。當地交通運輸局則表示目前沒有相關的管理規定。其中一位桂陽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提到,縣城的摩的問題一直很難解決,涉及很多人的出行和工作問題,交警也很爲難。
紅星新聞記者搜索發現,很多城市都曾查處過摩的載客問題,還有城市公佈過明確規定禁止摩托車載客營運的規定。
如2019年12月施行的《鄭州市規範城市客運行爲若干規定》就規定,禁止利用電動自行車、機(電)動摩托車、三輪車、老年代步車等車輛從事客運經營。2024年10月5日起施行的《日喀則市查處摩托車載客牟利行爲若干規定》中要求,禁止利用摩托車從事載客牟利行爲。
專家建議:及時做好監測調研,在合適的時機制定相應規則
南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南開大學數字經濟交叉科學中心研究員陳兵告訴記者,嚴格說起來這種線上摩的平臺的合規性受到挑戰,但也不建議簡單以非法營運處理。如果在一些中小城市,以往就存在摩的這樣的運營方式,平臺只是在現有運營基礎上,爲了更好提供本地生活服務,進行摩的運營資源的調度,也有其存在意義。但畢竟涉及人的交通安全、數據信息安全、稅務、公共秩序管理等,可以按照先發展後規範的思路,及時做好監測調研,包括流量監測、算法備案等,在合適的時機制定相應規則,保障數據安全、交通安全、公共安全等。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目前尚沒有針對網約摩的行業的具體規範,但摩的與出租車同屬於機動車範圍,可以參照與網約車有關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從事網約摩的經營的平臺公司可能需取得經營許可證,營運車輛需取得相應的運輸許可證,駕駛員需取得駕駛員證。沒有資質的平臺和司機可能會受到處罰。
北京京本律師事務所主任連大有也提到,摩托車營運需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並取得營運許可,但目前沒看到有相關地方出臺摩的從事經營的規定。
國際智能運載科技協會秘書長、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認爲,多年來摩的在很多三四線城市、縣城等普遍存在,摩的價格低於出租車,能滿足這些城市部分低收入人羣出行,有客觀存在的市場需求。
張翔建議,對於摩的不應該完全禁止,而是要將行業規範化,在車輛年檢、駕駛員管理、運營平臺合規等方面做好管理,給老百姓一個經濟、安全的出行方式。「大城市可能並不適合,但可以在三四線城市做規範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