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代言燕窩,天貓只賣出60盒
撰文:馬小雨 江一葦 編輯:譚璐
萬科創始人王石代言的燕窩,不太好賣。
燕窩品牌燕之屋,新近邀請王石代言“全球首款男人的燕窩——總裁碗燕”,欲開闢“霸總”市場。
從3月18日官宣到4月8日,3周時間,這款產品在燕之屋天貓旗艦店的銷量僅爲60盒。在抖音燕之屋官方旗艦店中,顯示已售1單。
一直以來,燕窩被視爲女性消費品,主要賣點是美容、養顏。此次,燕之屋打着補腎助陽的旗號,想賺男性消費者的錢。
可惜,“男性燕窩”這個概念,本就缺乏消費基礎,創始人黃健想藉此提振業績,效果暫時有限。
盯上霸總
王石代言的這款燕窩,售價不低。
燕之屋官網信息顯示,“總裁碗燕”禮盒的售價爲3168元,一盒共6碗,平均每碗(158g)的價格爲528元。
配料方面,“總裁碗燕”在選用高品質燕窩原料的基礎上,融合了鐵皮石斛、長白人蔘、蛹蟲草、茯苓、肉蓯蓉、杜仲雄花、鮮白茅根等八大原料。
“這是與中國藥科大學聯合開發,以古籍名方爲依據,精準配伍形成的。”
燕之屋官網介紹稱,產品特別關注現代商務領袖的三大需求:緊張節奏中的便捷性、高強高壓工作的續航力,以及男士精力補充的科學性。
產品的實際功效如何,不得而知。
其實,黃健盯上男性市場,也是一種突圍之舉。
近年來燕窩行業頻繁爆發信任危機,一些白牌產品也通過低價優勢,藉助直播渠道快速走量。
過去重金聘請女明星代言,收割貴婦市場的做法,似乎不奏效了。
2024年,燕之屋的營收爲20.5億元,微增4.37%。利潤方面,則出現近5年來首次負增長,同比下滑超兩成至1.6億元。
黃健急切尋找新路。
王石出演的廣告片,從攀巖、健身、帶娃、閱讀等場景切換,最終定格在他享用“總裁碗燕”補充能量的畫面。
“找王石代言,是希望在這位有一定影響力的‘霸總’加持下,從中國的高淨值男總裁羣體中,獲得一些市場份額。”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營銷套路
黃健的燕之屋,面臨業績難題。
公司方面解釋,利潤下滑,主要是在品牌升級方面持續投入,包括廣告營銷以及爲優化產業鏈而籌建綠色智能工廠。
營銷方面,黃健一向捨得花錢,5年累計花了超24億元。
公司的銷售費用一路上升,從2020年的3.18億元到2024年的6.7億元,總營收佔比超過三成。
打開燕之屋官網,鞏俐、王一博、王石的代言廣告滾動出現。
2024年,公司聘請鞏俐和王一博爲全球品牌代言人,前者是爲了打造高端品牌形象,後者是爲了推動品牌年輕化。
背後是黃健的“高端+年輕化”雙線戰略,旨在覆蓋多元消費羣體。今年,他又瞄準了高淨值男總裁們。
重營銷的另一面,是研發不足。
2024年,公司的研發投入不足營銷費用的5%,僅爲2854萬元,也導致產品的迭代和創新不足。
其中,燕之屋的核心產品純燕窩系列,去年收入爲17.95億元,與2023年持平。
唯一的增長亮點,是由王一博代言的低價系列“燕窩+”及“+燕窩”,收入達到2.32億元,同比增長超過六成。
這些迎合年輕女性消費習慣的產品,比如燕窩粥、燕窩飲品等,在追求性價比的當下,更受歡迎。
比如,在燕之屋的天貓旗艦店,200g/6碗的生椰五紅營養即食早餐粥下,到手價是100元出頭,平均下來,一碗的價格不到20元。
滋補玄學
黃健曾是一名高中數學老師,後來下海經商,在廈門創業,主攻燕窩,並自建工廠。
此前,由於盈利波動不符合要求,燕之屋數次折戟A股,終於在2023年底登陸港股。
目前,黃健以線上渠道爲主,在主流電商、社交平臺擁有39家自營網店和52家經銷商店,去年貢獻了12.4億元,營收佔比超過六成。
在線下,他擁有108家自營門店和251名經銷商,去年受消費環境影響,收入下滑6.1%。
爲了提升客流量與曝光度,其線下門店去年嘗試進駐有贊私域商城、小程序直播、美團、大衆點評、京東秒送及抖音本地生活等平臺。
黃健也有意拓展海外市場,今年春節期間,在美國紐約法拉盛開設首店,同時在加州的華人連鎖超市及開市客 (Costco)連鎖超市上架產品。
此外,其新加坡首家自營專賣店也在裝修設計中。
眼下,燕之屋藉助王石、鞏俐的影響力,鞏固高端市場;也從禮品市場轉向日常滋補,推出小規格、便攜裝產品,降低消費門檻。
只是,燕之屋想從“貴婦經濟”轉向“精英敘事”,同時還要囊括年輕人市場,難度不小。
多線策略並行,想一網打盡,可能會使消費者對品牌定位認知混亂,不利於扭轉業績頹勢。
“對於整個行業而言,如何跳出‘滋補玄學’敘事,以科學背書與創新價值贏得消費者,將是破局關鍵。”業內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