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綠水青山繪新景 產業民生奏強音
近年來,汪清縣以“綠”爲底、以“特”制勝,走出了一條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徑。
新春伊始,汪清縣桃源小木耳產業園裡暖意融融,智能化溫室裡,黑木耳長勢喜人。在包裝車間,工人們將打包好的成品發往長三角等沿海地區。產業園負責人告訴記者,春節後訂單不斷,讓人倍感振奮。
依託“中國黑木耳之鄉”優勢,近年來,汪清縣努力打造菌種研發、生產、加工全產業鏈,建成東北最大菌包基地,年產值突破35億元。以農特產品精深加工、醫藥健康、礦產、新能源等爲代表的主導產業蓄勢突破,中農實業健康食用油、維特醫療器械、維特凝膠糖果、北一禾食品加工等項目建成投產。綠電科技產業園、食品加工產業園、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示範園建成投用。
產業發展是汪清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過去一年,汪清在產業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維特醫療器械、維特凝膠糖果等項目建成投產。汪牡高速項目和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穩步推進,爲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工業企業不斷壯大,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戶。第三產業同樣亮點紛呈,全年接待遊客120萬人次;電商交易額突破40億元,招商引資成果顯著,簽約落地5000萬元以上項目12個。
生態建設是汪清的亮麗名片。汪清縣深入踐行“兩山”理念,持續推進“綠美汪清”行動。2個口袋公園建成投用,新增綠地面積2.1公頃,完成8條街路綠化,生態空間更加宜人。連續7年獲評國家衛生縣城稱號。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保持全省第一方陣,5個國考斷面水環境質量全部達標,土壤安全利用率達100%。“林長制”深入推進,成功舉辦三屆吉林汪清全球老虎日活動,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相關設施建成開放。
民生福祉的增進是汪清發展的根本落腳點。在社會保障方面,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補助標準提高至670元,累計發放各類救助資金9150萬元。教育領域,創建13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先行校。醫療保障持續強化,文化體育事業蓬勃發展,成功承辦多項速滑賽事,擦亮“中國速滑之鄉”名片。(記者:何平 金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