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批中央撤離範圍頻更改 林保署:隨天候滾動調整屬正常

林保署今(26)日迴應,自然災害防減災的原則爲「隨天候狀況即時調整策略」,遂馬太鞍溪堰塞湖亦遵守此原則,滾動調整警戒疏散範圍。(圖/農業部)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溢流重創光復鄉後,各界矛頭紛紛指向「爲何不及早疏散民衆」,甚至有自稱花蓮縣府人員的民衆,直指林保署17日至22日要求的撤離範圍一變再變,對此林保署今(26)日迴應,自然災害防減災的原則爲「隨天候狀況即時調整策略」,遂馬太鞍溪堰塞湖亦遵守此原則,滾動調整警戒疏散範圍。

林保署指出,19日下午農業部召開「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專案小組」跨部會第2次會議,花蓮縣府農業處、消防局及光復鄉公所等地方政府「均派員線上參與」,當時樺加沙颱風已成形但尚未發佈警報,對花蓮地區之影響尚不明,因此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依陽明交大團隊評估之可能影響範圍,於20日發出第7號一般警戒之緊急通報單,提醒花蓮縣政府應持續注意中央氣象署相關資訊。

林保署提到,21日上午8時30分中央氣象署發佈樺加沙颱風海上颱風警報,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再針對相同之可能影響範圍,於當日上午11時發出第8號之黃色警戒緊急通報單,請花蓮縣政府進行疏散撤離準備工作。

因樺加沙颱風持續接近臺灣,且中央氣象署上修雨量預報,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於21日下午3時,由內政部召開應變會議,經在場內政部、林業保育署、陽明交大及臺大專業團隊、及線上視訊參與的花蓮縣政府秘書長與相關局處同仁、光復鄉長等地方政府首長共同討論後,指揮官認爲基於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障最大化,裁示應將疏散警戒範圍「擴大到三個鄉」。

會議結束後,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隨即透過傳真公文正式通知花蓮縣政府。其後於晚間6時的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第3次工作會議,指揮官進一步依據內政部所提供資料,明確裁示應疏散警戒範圍內的1800戶居民。

林保署表示,22日上午7時即依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決議之疏散撤離範圍,發出第9號紅色警戒緊急通報單,並依據氣象署最新的雨量預測,提醒堰塞湖可能於23至24日間發生壩頂溢流,請花蓮縣政府立刻執行強制性撤離及應變措施。

林保署強調,23日凌晨0時起至24日,皆持續針對「相同」疏散撤離範圍,陸續發出第10至17號之紅色警戒緊急通報單予花蓮縣政府及相關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