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婷 如何發現和應對骨質疏鬆:守護骨骼健康的實用指南
【查找證書】
骨質疏鬆被稱爲“沉默的殺手”,早期症狀隱匿,但後果卻可能致命——一次輕微的跌倒就可能導致骨折,甚至危及生命。作爲長期與患者接觸的醫護人員,我深知及早發現和科學干預的重要性。本文將從篩查、預防到治療,爲您提供一份全面的骨骼健康管理方案。
一、認識骨質疏鬆:骨骼的“隱形流失”
骨骼並非一成不變的“鋼筋水泥”,而是一個動態代謝的“銀行賬戶”:成骨細胞負責存款(骨形成),破骨細胞負責取款(骨吸收)。35歲後,人體骨量開始自然流失,女性絕經後雌激素驟降更會加速這一進程。當骨量流失超過標準值2.5個標準差(T值≤-2.5)時,即被診斷爲骨質疏鬆。
二、無聲的預警信號:別忽視身體這些變化
雖然早期症狀不明顯,但仍存在蛛絲馬跡:
• 身高縮短3cm以上:椎體壓縮導致"變矮"
• 持續性腰背疼痛:久坐後加重的隱痛
• 輕微外傷即骨折:手腕、髖部、脊椎高發
• 牙齒鬆動加劇:頜骨骨量減少的徵兆
三、科學篩查:抓住黃金干預期
建議以下人羣每年進行骨密度檢測(DXA):
• 絕經後女性/50歲以上男性
• 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者
• 有吸菸、酗酒習慣者
• BMI<19或父母有髖部骨折史
篩查建議:
• 40歲以上:基礎骨密度檢測
• 50歲以上:每2年複查
• 已確診患者:每6-12個月監測
四、構築骨骼防線:三級預防策略
一級預防(未患病):
• 營養強化:每日攝入800-1000mg鈣(相當於500ml牛奶+200g豆腐),配合600-800IU維生素D(日照不足者可補充製劑)
• 抗阻運動:每週3次負重訓練(快走、爬樓梯、啞鈴操)
• 風險規避:戒菸限酒,減少咖啡因攝入
二級預防(骨量減少):
• 醫生指導下使用活性維生素D(骨化三醇)
• 加強平衡訓練預防跌倒(太極拳、八段錦)
• 居家防跌倒改造(浴室防滑墊、夜間感應燈)
三級預防(已確診):
• 規範使用雙膦酸鹽、地舒單抗等藥物
• 佩戴防摔護具(髖部保護器)
• 骨折後康復訓練(呼吸訓練、關節活動度恢復)
五、治療與康復:多學科協作模式
1. 藥物治療方案:
◦ 基礎治療:鈣劑+維生素D
◦ 抗骨吸收藥:阿侖膦酸鈉(每週1次)
◦ 促骨形成藥:特立帕肽(需皮下注射)
2. 物理治療:
◦ 脈衝電磁場治療改善骨代謝
◦ 水中運動減輕關節負擔
3. 營養支持:
◦ 高鈣食譜:芝麻醬(1170mg/100g)、蝦皮(991mg)
◦ 補充維生素K2(納豆、奶酪)
六、給家人的關愛提醒
• 爲父母準備防滑浴室墊和坐浴椅
• 定期檢查家中照明是否充足
• 提醒長輩晨起時遵循"三個半分鐘"(醒後躺半分鐘、坐半分鐘、站半分鐘)
特別提示:骨質疏鬆可防可控,但需終身管理。建議建立個人骨健康檔案,記錄骨密度變化、用藥情況及運動計劃。記住:今天對骨骼的每一分投資,都是未來生活質量的保障。 通過早期篩查、科學補鈣、適度運動和規範治療,我們完全有能力讓骨骼保持年輕狀態。作爲醫護人員,我們期待與您攜手,共同構築堅不可摧的骨骼長城。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骨科-王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