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時代世博價值 日大阪官員:「讓小孩走出來接觸實體各國」
面對網路時代,大阪世博協會海外宣傳部長吉村佐知子認爲,透過這個交流平臺,讓全世界聚集在這裡,有更多的小孩子走出來,更願意去接觸實體的其他國家,對一下一代非常重要。(王玉樹攝)
2025大阪世博內的鋼彈館,是區內最熱門造訪一角。(王玉樹攝)
大阪世博展有158個國家參展,熱門展館前都會大排長龍。(王玉樹攝)
2025大阪世博開幕半個月,熱度慢慢展開,但今年預估總參觀人次2800萬人,並未超過上屆大阪世博、上海世博等。面臨網路時代,出國便利,世博會存在意義也引起討論。但大阪世博協會海外宣傳部長吉村佐知子認爲,透過世博這個交流平臺,能讓全世界一起聚集在這裡,協助人類解決全球問題,讓更多的小孩子走出來,更願意去接觸實體的其他國家,這對一下一代非常重要。
大阪是第二次舉辦世博會(日人稱萬博會),1970年在吹田市辦理,不僅是日本,也是亞洲第一個舉辦世界博覽會,當時以「人類的進步與和諧」爲主題,着重科技、未來想像,最終有77 個國家參與,涌進6400萬人次參觀。2025世博選在夢洲人工島,則有158個國家參與,聚焦人工智慧、生物技術、綠色能源,展現智慧城市與永續生活的願景,預計吸引約2800萬人次。
相較上屆與歷屆世博,這次夢州場地較小、人數也變少,外界認爲這與全球化及科技普及有關,在網路時代資訊爆炸下,人們接收新資訊不再侷限透過大型展覽。且夢州大阪世博籌備過程一波三折,預算不斷攀升,國內售票也不如預期。
對此吉村佐知子說,1970年大阪萬博對當時日本來講非常非常重要,因爲國家正處於成長期。不像現在的人容易出國,所以覺得國內就可以看到很多國外東西,尤其對小孩來講,衝擊都很大。
對於時代轉變,世博擴大舉辦意義?吉村佐知子顯然有所思考,說人們會質疑,現在這樣的社會還需要一個184天的萬搏活動嗎? 但就她個人觀察,還是非常重要。萬博到目前爲止已經超過100多年了,每一次都是以展現最新的科技、爲人類解決方案做主要目的。因爲現在時局這麼亂,全世界的人可以有184天聚集在這裡,做更深入的一個交流,對國際意義很重大。 她說,像這一次全球面對的是趨向高齡化,需要的不只是單一技術,博覽會能讓大家一來思考這些問題、如何來解決。
吉村佐知子坦言,確實現在這個社會網絡很發達,不管海外甚麼事,小孩子很快都能夠掌握跟了解,而日本也已經過了到海外旅遊的熱潮。可因此她覺得,透過世博交流平臺,讓全世界一起聚集在這裡,做技術的呈現、協助人類解決全球問題,可讓更多的小孩子走出來,更願意去接觸實體的其他國家,這對未來下一代非常重要影響。
下屆2030世博回到中東,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辦,吉村佐知子說,世博會各國要不要爭取舉辦,當然要會它們自己去評估經濟效益,但她覺得,亞洲國家未來舉手要辦的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