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檔案館與Sony等音樂業者和解 結束「Great 78 Project」計畫侵權訴訟
2023年由Sony Music、環球音樂集團 (UMG)及其他多家音樂廠牌對網際網路檔案館 (Internet Archive)提起的著作權訴訟,如今劃下句點。雙方近日向法院提出文件,確認已達成和解,並且預計在45天內正式撤回訴訟。雖然協議細節並未公開,但網際網路檔案館在官方部落格聲明表示,雙方已針對所有爭議達成保密協議,未來也不會再對外發表進一步評論。
訴訟焦點:「Great 78 Project」計劃
這場官司的核心,是網際網路檔案館的「Great 78 Project」計劃。該計劃致力以數位化形式保存過往以每分鐘78轉 (78 rpm)規格黑膠唱片紀錄的懷舊歌曲、音樂內容,其中將包括美國歌手Frank Sinatra、Ella Fitzgerald、Billie Holiday、Miles Davis、Louis Armstrong等人演唱或演奏錄音內容,並且透過網路提供線上存取。
原始訴訟鎖定2749首錄音,後續更擴大到4142首,包含《White Christmas》、《Sing、Sing、Sing》和《The Christmas Song》等經典歌曲。
唱片公司認爲,這些曲目並不存在被「遺失、遺忘或毀壞」的風險,因爲它們已透過各種串流服務對外販售與授權播放,因此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公開分享行爲屬於未經授權的侵權行爲。若法院最終裁定唱片公司勝訴,網際網路檔案館可能面臨每首高達15萬美元的賠償金,總額將高達數億美元。
網際網路檔案館再度面臨法律挑戰
對網際網路檔案館而言,這並非首次遭遇著作權訴訟。在此之前,網際網路檔案館因疫情期間推出的「國家應急圖書館」 (National Emergency Library)服務,將多達140萬本電子書以免費形式開放使用,遭多家出版商聯合提告,並且面臨敗訴。法院最終裁定該服務不符合合理使用原則,要求停止運作。
此次達成和解,代表網際網路檔案館在面對音樂版權訴訟時選擇避免進一步法律風險,然而此舉也引發外界關注,亦即未來學術、歷史與音樂典藏計劃,該如何在公共利益與版權保護間取得平衡。
公共典藏與版權保護的拉鋸
「Great 78 Project」計劃的初衷是保存早期錄音文化資產,避免因載體老化而流失。但在音樂商業化高度成熟的當下,如何確保創作者與版權持有人合理收益,同時又不阻礙文化資源的保存與教育用途,成爲一個愈加迫切的議題。
此案的和解雖結束了法律攻防,但也提醒數位典藏計劃必須更加謹慎地處理授權、著作權及公開範圍,確保在保護文化遺產與尊重智慧財產權之間找到平衡點。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