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鴻薇:顏面無光 臺灣媒體敲警鐘

曾任公營英語影音平臺「TaiwanPlus」編輯部高階主管的英籍資深媒體人艾永青日前發文,直言臺灣過去「熱情而理性的公共討論空間」已蕩然無存。對此,在野黨立委強調,新會期將檢討TaiwanPlus績效,若都在當側翼,就不再支持相關預算。圖爲TaiwanPlus影音內容。(摘自文化部臉書)

曾任公營英語影音平臺「TaiwanPlus」編輯部高階主管的英籍資深媒體人艾永青(Ed Moon),日前發表一篇題爲《(My) Great Taiwan Recall》(我重要的臺灣回憶)的文章,表示自己於7月離臺返回英國,直言臺灣過去「熱情而理性的公共討論空間」已蕩然無存。對此,在野黨立委強調,新會期將檢討TaiwanPlus績效,若都在當側翼,就不再支持相關預算。

艾永青透露,一篇關於美國總統川普的報導遭到不當撤換,讓他意識到新聞編輯已經受到嚴重的政治干預,之後的大罷免運動,更讓他質疑這到底是公民覺醒還是政治動員,種種原因,他決心放棄在臺灣經營的一切,毅然決然攜家帶眷回到故鄉英國。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指出,艾永青作爲外國籍記者,從客觀角度長期觀察臺灣政治情勢發展,也看出賴清德總統執政後,整個臺灣民主變形了,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等都不受保障。TaiwanPlus由公務預算在支持,接下來是立法院預算會期,須檢討它的績效,若都是在當民進黨側翼,就沒必要支持其預算。

立委王鴻薇說,艾永青戳破「國王的新衣」,讓熱愛大內宣的民進黨顏面無光,一個在臺灣公視體系工作過的外國媒體人這樣指控,絕對是民進黨執政下,臺灣新聞媒體的一大警鐘。

民衆黨立委張啓楷指出,民進黨發起2波大罷免,連國外記者都看不下去,前陣子連日本媒體也數度提醒與批評,臺灣言論自由被嚴重打擊,立院本會期爲預算會期,民衆黨對於TaiwanPlus預算將會詳加檢討,包括在大罷免期間的報導尺度,以及是否緊縮臺灣言論自由等。

民進黨立委賴瑞隆表示,去年至今包括藍綠白之間的政治攻防,包括法案衝撞、強行刪預算等,確實讓很多人產生危機感,臺灣內部團結很重要,希望各方思考如何團結一致對外,不要讓境外力量分化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