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實測靠AI百日瘦13公斤 營養師贊同加碼教學專業用法
▲社羣媒體上出現越來越多人利用AI制定飲食計劃。(圖/pexels)
記者楊智雯/臺北報導
知名頻道「好味小姐腦波弱」裡的阿斷近期完成「100天瘦成皮包骨計劃」,成功從86.6公斤減至73.4公斤,體脂率更從29.3%降至21.8%,總計減重13.2公斤,亮眼成果在社羣平臺引發熱烈討論,特別的是,阿斷強調自己是使用ChatGPT設計個人化飲食與運動計劃,採取一日兩餐模式,堅持每日記錄與規律運動,成功達成減重目標。
這項實測結果讓許多民衆開始關注AI輔助減肥的方法,社羣媒體上也出現越來越多利用人工智慧制定飲食計劃的分享,然而,運用AI工具進行飲食規劃是否真的安全有效?程涵宇營養師表示贊同使用AI工具輔助飲食規劃,並分享專業的使用指令以及建議!
▲程涵宇營養師表示贊同使用AI工具輔助飲食規劃,並分享專業使用指令的方法。(圖/程涵宇營養師提供)
營養師認同AI輔助 但強調正確使用四大原則
程涵宇營養師表示,AI工具在飲食規劃上確實具有便利性與時效性,但關鍵在於「正確使用」,她提出四項重要原則,讓民衆能更安全有效地運用AI工具:
一、提供完整基本資訊:使用者需詳細輸入年齡、性別、身高、體重、日常活動量、健康狀況、疾病史、家族病史,以及用餐習慣等資訊,讓AI能產生更精確的建議。
二、明確設定目標導向:清楚告知AI減重、增肌、控糖或心血管保健等具體目標,因爲不同目標對於熱量需求與營養素比例都有差異化要求。
三、說明飲食偏好與限制:包括中式或西式料理偏好、自炊或外食習慣、家庭用餐狀況,以及個人喜惡食物等細節,讓AI能設計更貼近實際需求的菜單。
四、尋求專業驗證:程涵宇特別強調,AI建議應經由專業醫療人員驗證後再執行,確保營養均衡與使用安全性。
▲AI在飲食規劃上仍有改善空間。(圖/pexels)
儘管肯定AI工具的實用價值,程涵宇也透過實測發現目前AI在飲食規劃上仍有改善空間。她以自身測試爲例,當輸入基本資料並要求設計減重菜單時,AI整體的熱量與營養素比例大致正確,但在細節數據上存在偏差,例如AI顯示120ml牛奶含6g蛋白質,實際上應爲3g左右,「而且當我提到要喝拿鐵但沒說明杯量大小時,AI預設的牛奶份量往往低於一般市售拿鐵的實際含量」。
另一個明顯例子是糙米飯的營養標示,AI計算150g熟重糙米飯爲170大卡,但實際應爲270大卡,熱量估算誤差達100大卡,程涵宇表示:「專業營養師能立即發現這些數據需要調整,但一般民衆可能無法判斷」。
對於ChatGPT等AI工具的最佳使用方式,程涵宇營養師建議將其定位爲「輔助工具」而非「完全解答」,她認爲AI比較適合幫助有選擇障礙的民衆分析目前飲食習慣的問題點,提供大方向建議或激發靈感。
「AI擅長回答是或不是,加上原因說明等明確問題,若提問過於籠統或模糊,答案精準度會受影響」,程涵宇營養師也提醒,AI雖是優秀工具,但搭配專業的驗證與修正,才能讓建議更安全、更適合個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