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昌《遊心泰玄》書畫個展 展至6/29

國內能優遊於傳統水墨與漆畫兩者之間的藝術家並不多,水墨容易做出暈染的效果,多強調抒發作者的主觀情趣,不特別講究透視畫法,或是環境對於物體的光影變化;漆畫則技法多樣且成品色澤亮麗又帶點光暈的溫潤風采,王國昌則是兼具兩種畫技的藝術家。即日起於藝坊文化空間舉辦《遊心泰玄》書畫個展,展至29日。

藝術家王國昌於個展開幕致詞。 王國昌/提供

此次展出作品共64件,兼具水墨空靈境界與漆畫厚實鑲嵌兩種不同藝興風格。魏‧嵇康《贈兄秀才入軍》:「…目送歸鴻,手揮五絃。俯仰自得,遊心泰玄…。」遊心泰玄意指心思優遊於天地大道之間。王國昌表示,清朝書法家傅山提出「四寧四勿」,從其中的「寧拙勿巧」得到啓發:「養拙」是自我追求的目標。齊白石認爲「似者媚俗,不似者欺世,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德國表現主義畫家凱爾希納則說「我們繪畫是比喻,不是模仿。形式和色彩本身並不美,只有通過心靈的意志創造出來的纔是美的。」所以他兩種畫都畫他步入中年畫修養、畫自己。

後印象派畫家塞尚認爲「繪畫空間和現實空間是不同的,只有迴歸二次元的畫面,才具有繪畫性。」王國昌強調他的作品結構即以二維觀念鋪陳,伴隨稚拙筆趣,純化幾何色塊構圖形式,特意加以扁平化,呈現出抽象幾何的裝飾性況味,使具有現代感,設色力求典雅而高古,使景色能在古典與創新之間再造,塑造清新而辨識度高的藝術語彙,反應出自我生命情調。

這次個展水墨山水不但要表現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象,更要表現對整個自然心象的關懷,將情感寄託在天地之中,既能體現中國人之自然觀和審美的意識,也間接關懷到社會生活。中國人自古就有獨到的山水自然觀,這種觀念主要是受到了儒、道兩家思想所支配。孔子論及了許多有關人文和自然之間的關聯性;莊子的理論也幾乎貫穿於自然。水墨山水不但要表現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象,更要表現對整個自然心象。

王國昌個展開幕,衆多藝術家前往道賀。 王國昌/提供

而漆畫是世上保存時限最長久的繪畫,也是最能代表我民族性的畫種,它具有神秘蘊涵、層次豐富的表現魅力以及強烈的現代感。由於它的防腐、防潮、耐久的特性,與當代高科技質材及現代生態環境的審美意向交融,漆畫已逐漸躍升爲現代人藝術需求的一部分。然而,漆畫往往因表現技法多元,「製造性」多於「繪畫性」,常被歸類爲工藝屬性。其實大漆媒材具有獨特的繪畫性、包容性、自由性與耐受性,漆畫藝術並不等同於器物塗裝之漆器類工藝品。

漆畫以天然大漆爲繪畫媒材,可搭配蛋殼、貝殼、金屬、錫箔、雲母…等多樣材料製造效果,可分成嵌漆、雕漆、刻漆、彩繪、堆漆、磨漆等多種類型的技法。王國昌說明,漆畫的製作工序繁瑣,從漆板製作,置稿,裝飾,罩染,研磨,推光、揭清等,素有「人天參半,妙趣天成」的形容,所謂人天參半,是指一幅漆畫的完成,一半靠作者的繪製,一半則要靠天氣、溼度以及研磨時無法預期的效果展現,這也就是漆畫迷人的地方,漆畫創作雖然辛苦,卻也讓人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