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族小心!2018年后在淘宝、亚马逊买破2千元 就会被课税

▲不少民众喜欢网购,不过2018年起,从国外电商买进台湾货物若超过2千元就要被课税,而且每半年超过6次进口,不论金额大小都得遭课税。(图/视觉中国CFP)记者林昱均/台北报导明(2018)年起,民众从淘宝天猫、亚马逊等国外电商网站购买并送回台湾,若超过2千元就要被课税;不仅如此,一旦每半年超过6次进口,不论金额大小都得课税。电商业者指出,国际大电商通常有较多资源优惠,极高机率冲击本土产业,因此财政部政策是将国内外电商税负订到类似水准。不过一般民众认为,财政部的课税方式只是一种偏安策略,「应该要用大量资源扶植台湾电商、给台湾更好的服务,未来自然不怕与国际竞争。」

根据关务署今年双11期间快递货物通关资料,自中国大陆进口快递货物数量年增逾5成,金额年增近1成。资料指出,光棍节期间,起运地为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进口快递货物,报单数量增加110.8万笔,增幅达51.29%;而进口货总金额年增2.12亿元,增幅为9.08%,显见双11期间所增加的进口快递货物,逾9成都来自中国大陆及香港。

关务署资料也显示,11月进口快递货物简易申报单共374.5万笔,较去年增加了123.6万笔、年增率达49.26%,皆创历史新高;至于进口货物价格部分,较去年增加新台币4.04亿元,增幅约12.5%;而货物税收则较去年同期增加3,931.8万元,年增率逾5成。主要进口货物品项多为衣服鞋类手饰手机配件等。

在中国大陆的进口货件逐年增加之际,财政部也从今年3月订初步法条,打算在「经过各界讨论后」,考虑是否将进口货物免税门槛由3千降为2千元,当时还开设意见交流天地给民众上网「讨论」。

然而,即使财政部的讨论版上全部都是反对声浪,但财政部仍是一意孤行,于今年8月多订出详细法条并决议于明年实施,也让当时不少民众痛批:「明明大家都反对调降,结果还不是照调,那这讨论版只是假民主吗?」。

对此财政部则解释,调降主因考量国内业者销售相同或类似货物予国内消费者需缴税,国外业者却不需缴税,有租税公平问题。不过各界预期,「每半年超过6次进口,不论金额大小都得课税」的但书,恐怕会导致大量人头或买卖帐号情况产生。▼近几年来网购盛行,物流业货物也逐年增加,图为京东集团上海智能物流中心。(图/记者周怡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