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強新劇《棋士》評分高卻有爭議
原標題:王寶強新劇《棋士》評分高卻有爭議(引題)
包裹在犯罪外殼下的中式家庭關係(主題)
北京晚報記者 邱偉
由王寶強擔任監製並主演的《棋士》正在央視八套播出,該劇講述了圍棋老師崔業的黑化過程以及與警察哥哥之間的貓鼠博弈,作品內核涉及熒屏少見的兄弟情主題。《棋士》豆瓣開分7.5,是今年評分較高的罪案懸疑劇,但也引發了“人物性格模糊、故事沒講明白、劇情節奏不均勻”的爭議。
愛恨交織的兄弟情
《棋士》故事設定在世紀初的南方城市,一個普通的圍棋老師崔業(王寶強飾)因捲入一起信用社劫案,逐步走向犯罪,被身爲警察的哥哥崔偉(陳明昊飾)窮追不捨,兄弟二人自此黑白殊途。崔家兩兄弟中,弟弟崔業是圍棋天才,受盡偏愛;哥哥崔偉懂事早熟,是家中被父母忽略的孩子。年少時崔偉曾是崔業最大的情感依託,崔業突然溺水後,崔偉將其救起,也曾輟學入廠供弟弟學棋。多年後,崔偉實現了警察夢,他對崔業只知下棋打比賽“吸血”家庭爆發不滿。
不被偏愛的長子,被寵壞的小兒子,兄弟倆的內心各有缺失,從小到大的命運起伏也如蹺蹺板般此消彼長。劇集開篇,身爲刑警隊長的崔偉已成爲家族的榮耀,對“眼裡只有圍棋”的弟弟,崔偉有嫌棄也有關切,習慣於居高臨下輕視否定。兩人之間的對話狀態有時像父子,有時像警察和嫌疑人。兄弟關係從早年的護佑與依賴轉化爲壓制和怨懟,原本自然流淌的手足之情轉變爲家庭地位的博弈,兄弟之間既在乎又相互較勁。人到中年的崔業成了哥哥口中那個糟糕的人——作爲少年宮的圍棋教師,崔業被領導嫌不懂變通,在圍棋課堂上被學生戲弄,妻子因崔業“眼裡只有圍棋”而離去,就連兒子也覺得崔業“悶悶的”。
罪案故事下的迷局
對比罪案題材中常見的落魄小人物黑化的故事套路,《棋士》的主題、核心矛盾、故事邏輯是在中式家庭關係上落地生根,人物的外部困境是內在矛盾的體現,根本問題來自早年間家庭養育造成的人格固化,以及成長過程中兄弟關係缺失的內心陰影。
兄弟矛盾是崔業最核心的人物動機,順着這條主線可以發現劇集表面的罪案故事下,可以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解讀。比如突如其來的信用社劫案中,崔業沒有迫不得已的苦衷,沒有兩難選擇的困境,沒有角色之間的博弈,爲什麼會“沒罪硬犯”幫助小劫匪夏生?
這段劇情裡,作爲人質的崔業聽到哥哥崔偉在信用社門外向劫匪喊話,生出了近乎本能的逃避,他不想哥哥知道自己爲兒子治病取錢,不願被哥哥看到窘態,爲此設計“棄子”幫劫匪逃跑。劫匪春生以身相代做“棄子”,用自己的命換下弟弟夏生(陳永勝飾),這一幕觸碰到崔業心中久違的手足情。夏生是別人口中的“廢物”,更映照了崔業現下的人生處境。崔業的“棄子”方案,讓夏生失去了唯一能依仗的哥哥。劫案現場的兩對兄弟,實際上對應了崔業對兄弟之愛既抗拒又渴望的心理,但人物動機深意在影像敘事中模糊不清。
一對兄弟變兩對兄弟
劇中,夏生救起被走私團伙拋入海中的崔業,兩個窩囊弟弟互相拯救,人物關係從一對兄弟變成兩對兄弟。崔業一步步走上歧途,與其說是生活所迫走投無路,不如說是在與哥哥失敗的兄弟關係中一再進入“創傷時刻”被越推越遠。而夏生的出現讓崔業原本固化偏狹的人格在“親情療愈”中暫時鬆動,開始得心應手。
目前《棋士》中兄弟鬥法、警匪博弈的劇情已漸入高潮。劇集把一個地道的中式生活故事藏在了西式犯罪劇的背後,《棋士》是“X劇場”的新作,該劇場的首部作品是《漫長的季節》,這兩部作品都是以時代畫卷爲背景,在罪案懸疑外殼下講述中式家庭關係,《漫長的季節》講的是“父子”,《棋士》講的是“兄弟”。像《漫長的季節》一樣,《棋士》恐怕要到最後才能顯示全部創作意圖。不同的是,《漫長的季節》首創“生活懸疑”的講述方式,在架構上輕案件講述重人物刻畫,散而不亂寫實精妙。《棋士》的劇集體量接近一倍,試圖兼顧罪案劇的緊張刺激和對生活的表達深度,但商業爽片的通俗直給和文藝的含蓄隱晦對應不同的觀劇心理預設,兩種調性的結合、不斷變奏的故事讓劇集風格顯得有些怪。
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