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數位信任基礎 強化數位經濟競爭力

加密技術(如公開金鑰基礎設施,PKI)能夠有效保障數據傳輸和存儲的安全性,而身份認證技術確保交易雙方的合法性和安全性、數位簽章技術確保數據不可否認性,這些技術共同保障了數位交易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歐盟即通過電子身份識別與信任服務(eIDAS)框架,確保數位簽章具備法律效力,同時使用PKI技術進行身份驗證,確保數位簽章的安全性和不可否認性,促進了跨國企業和政府之間的數位合作。

雲端運算與數據應用提升了數位信任的運作效率,而數據交換標準化技術確保了數據在不同系統之間的無縫交換和處理,以及數據的安全性和可用性。美國的雲端服務提供商AWS和Microsoft Azure提供基於雲端應用的數位簽章服務,提高了交易效率並降低運營成本。

數位金融服務的快速發展使得數位信任技術成爲保護金融交易安全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保護個人資料與金融交易安全方面。韓國數位金融服務即透過數位簽章與多重認證技術,有效防範金融詐騙的風險,確保金融交易的合法性、安全性和透明度。

技術變革的速度往往超過法規的調整速度,這可能導致法規滯後於技術發展。

歐盟eIDAS法規即確保了數位簽章的法律效力,促進歐盟成員國之間數位簽章的互認,與跨境交易的數位信任體系建設。而臺灣的電子簽章法修正案也爲本地的數位簽章應用提供了法律保障,併爲企業和政府部門推動數位化轉型提供方向性的指導。

隨着跨境數位交易的增加,數位信任成爲必然需求,透過跨國合作可確保數據在國際間的合法交換和使用;除此,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將有助於提升臺灣在全球數位經濟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