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企業制度綱領性文件出臺,哪些亮點值得關注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5月26日對外發布《關於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共8個部分、19條具體舉措,從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升企業科學管理水平、健全企業激勵創新制度、建立健全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文化體系、優化企業綜合監管和服務體系等方面作出全面系統部署。

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發佈的答記者問稱,《意見》是新時代完善企業制度的綱領性文件。重在以制度創新賦能企業發展,進一步釋放微觀主體活力,培育更富活力、更具韌性、更有競爭力的現代企業,爲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郭春麗分析,《意見》對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進行了頂層設計,有利於引導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提高治理效能,把治理優勢轉變爲競爭優勢、創新優勢和發展優勢,更好地適應市場競爭和轉型升級的需要。

健全企業激勵創新制度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再次強調,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支持和引導各類企業提高資源要素利用效率和經營管理水平、履行社會責任。

近年來,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創新發展,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全面完成,基本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全面推行,市場化用工機制深入推進等等;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加快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一些行業領軍企業將完善企業制度作爲促進企業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制度保障。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企業制度建設仍存在許多薄弱環節,一些國有企業治理主體權責邊界不清,一些民營企業內部治理有待規範,不同企業治理和管理水平仍參差不齊,制約了企業發展壯大,迫切需要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將制度優勢轉化爲現實生產力、公司治理效能,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基礎。

《意見》提出了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具體內涵,即以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爲根本,以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爲基礎,以完善公司治理爲重點,以改革創新爲動力,弘揚企業家精神,適合國情、符合實際、滿足發展需要的現代企業制度。

《意見》提出,經過5年左右,推動具備條件的企業普遍建立適合國情、符合實際、滿足發展需要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企業黨的建設全面加強,治理結構更加健全,市場化運營機制更加完善,科學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推動自主創新、支撐產業升級、履行社會責任等作用充分發揮。到2035年,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更加完善,企業國際競爭力全面提升,爲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是科技現代化,企業是科技和產業結合的重要力量,是促進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的重要主體。健全企業激勵創新制度,推動企業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是釋放企業作爲創新主體活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

《意見》立足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創新鏈產業鏈水平,打造開放協同高效的創新生態,專設“健全企業激勵創新制度”一章,從創新組織形式、要素配置效率、激勵機制設計等三方面提出具體舉措。

郭春麗表示,當前,科技創新已經進入了分工協作、整體推進的大科學階段,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是推進創新的有效途徑。這個文件立足形成創新合力,對於大企業向中小企業開放創新資源、提供技術牽引和轉化支持提出明確要求;同時鼓勵企業實施協同創新合作,塑造大中小企業協同高效的創新格局。

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對於國有企業,《意見》明確,加快建立健全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董事會發揮定戰略、作決策、防風險的作用,推動集團總部授權放權與分批分類落實子企業董事會職權有機銜接,規範落實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制度。完善外部董事評價和激勵約束機制,落實外部董事知情權、表決權、監督權、建議權。經理層發揮謀經營、抓落實、強管理的作用,全面推進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項安波表示,《意見》在全面推進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深化工資分配製度改革,以及推行工資總額預算週期制管理等方面作出了一些更細緻、更深入的部署。

國資委表示,將指導國資央企以《意見》印發爲契機,更好推動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優勢轉化爲國有企業的治理效能。一是推動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二是更加註重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三是弘揚企業家精神;四是以更加開放姿態加強公司治理的交流互鑑。

對於民營企業,《意見》支持民營企業優化法人治理結構。鼓勵民營企業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合夥制、公司制等多種組織形式,完善內部治理規則,制定規範的章程,保持章程與出資協議的一致性,規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行爲。支持引導民營企業完善治理結構和管理制度,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規範組建股東會、董事會、經理層。鼓勵家族企業創新管理模式、組織結構、企業文化,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表示,對民營企業來說,提供一種方向性的指引,能夠推進一種更有效率的治理結構,也能夠推行一種更加有效的運行機制,能爲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更加重要的助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稱,本次出臺的《意見》和日前正式實施的《民營經濟促進法》都強調健全民營企業服務保障體系,接下來,將重點在多個方面下功夫:破除市場準入障礙,強化要素保障,實施好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全面開展市場準入效能評估,完善涉企支持政策直達快享、“免申即享”機制,支持民營企業在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投資佈局,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