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胃癌從“死刑判決”到腫瘤全消的重生
今天想講講 76 歲胃癌晚期患者陳師傅的抗癌故事,他歷經波折,最終通過精準微創治療實現腫瘤全消,希望能給相似處境的患者帶來希望。
去年春天,陳師傅被確診爲胃癌晚期,這一消息如晴天霹靂。近半年,他上腹部持續隱痛,體重驟降 15 斤,只能勉強喝些流食。當地醫院胃鏡活檢結果顯示:胃低分化腺癌,晚期。醫生告知“手術風險極大”,這讓家人陷入絕望。但作爲醫生,我深知晚期不等於終末期,胃癌治療已告別“一刀切”時代,需通過多學科會診(MDT)爲患者找最適合的治療路徑。陳師傅腫瘤侵犯範圍廣,且年事已高、體能弱,這便是最初不建議手術的原因。
陳師傅在當地腫瘤醫院接受了放化療聯合治療,這是晚期胃癌的常規選擇。然而,治療帶來的卻是無盡痛苦。第一個化療週期結束,他就出現 IV 度骨髓抑制,白細胞降至危險值,噁心嘔吐不止,連喝水都吐;放療引發放射性腸炎,他腹痛腹瀉嚴重,大小便時灼痛難忍。兩週時間,體重又掉了 8 斤,下牀都要家人攙扶。複查發現,腫瘤大小几乎沒變。“治療副作用遠超療效”的情況在臨牀並不少見,這提醒我們癌症治療沒有標準答案,尤其對老年患者,體能和器官儲備功能比腫瘤分期更能決定治療方案。當放化療傷害大於獲益,及時調整方案纔是對患者負責。
陳師傅的兒子不願意放棄,在網上了解到武主任的微創治療理念,不開刀、不手術、不傷害正常組織。最後,抱着最後一絲希望,陳師傅家人輾轉找到我院,找到了武主任。武主任結合他的病情和前期反應,制定了“微創介入 + 局部消融”的聯合方案。先通過介入灌注栓塞阻斷腫瘤血供,再用氬氦刀冷凍消融摧毀病竈,全程無需開刀,創傷僅 2 - 3 毫米的穿刺點。
治療過程比想象中順利。介入手術當天,陳師傅就能少量進食;冷凍消融後僅輕微低熱,第二天便可下牀活動。住院 45 天,配合中藥調理和營養支持,他食慾漸好,臉色從蠟黃變得紅潤,體重也穩步回升。
今年初複查,結果讓整個科室振奮:胃鏡和增強 CT 顯示,原本 5.8cm×4.2cm 的腫瘤完全消失,胃壁形態恢復正常。陳師傅激動地說:“現在每天能吃兩碗粥,還能下樓遛彎,半年前想都不敢想!”陳師傅的經歷告訴我們,晚期癌症患者不要輕易放棄,精準治療能帶來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