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取代勾芡 1食材延緩血糖上升又飽肚子
黑木耳煮熟後質地濃稠,可用來取代太白粉勾芡,食用不但有飽足感,更有助於延緩血糖上升。(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很多糖尿病患會採取減糖飲食,但老覺得餓,一旦忍不住暴食,反而讓血糖波動更大。營養師薛曉晶表示,減糖飲食不該只有少吃,而是要換吃,像是黑木耳與白木耳,有如減糖飲食中的寶髒,煮熟後質地濃稠,可用來取代太白粉勾芡,食用不但有飽足感,且含水溶性纖維、天然植物多糖,更有助於延緩血糖上升。
薛曉晶在臉書「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PO文指出,糖尿病患在減糖飲食期間,常覺得餓、想找東西吃,其實,這是飲食結構中「飽足因子」沒有補齊,減糖後常見的錯誤包括蔬菜、蛋白質比例不夠,或者是湯品太稀、沒有濃稠感,澱粉雖減少了,但沒有用對方式補上口感與飽足感,就會一直覺得餓。
薛曉晶指出,黑木耳和白木耳本身含有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與天然植物多糖,這些成分除了能增加飽足感外,更有助於調節血糖,促進腸道蠕動,讓食用者從「胃飽」到「腦滿意」,重點是,兩種木耳煮熟後的質地天然濃稠,可以完美取代太白粉勾芡,讓整體料理濃郁、滑順,卻不造成升糖負擔。
薛曉晶指出,一篇刊登在2017年的研究指出,使用高纖、高蛋白、非限制型飲食策略,可有效提升飽足感、減少無意識進食的頻率、穩定體脂;另一篇在2020年發表的研究,則進一步證實,低碳結合乳清蛋白與天然多糖攝取,例如黑木耳,能有效降低胰島素與血糖峰值,提升減重與血糖控制效果。因此,減糖飲食中引入黑木耳與白木耳,是實用且有科學支持的方式。
薛曉晶指出,只要補對食材,減糖不用餓肚子,若能選擇富含水溶性纖維、天然多糖與健康脂肪的食材,不但能延長飽足的時間,也會讓人更能掌控食慾、遠離血糖震盪的情緒波動,黑木耳與白木耳,就是這樣既自然、經濟又有效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