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C前線 | 對話此芯科技孫文劍:AI在端側的普及正進入確定性階段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芯片初創公司此芯科技攜其核心產品“此芯 P1”高能效異構SoC亮相,集中展示其在PC計算、邊緣計算和車載計算三大場景的端側AI應用能力。
此芯科技成立於2021年,專注於通用智能CPU研發,2024年推出的“此芯 P1”芯片採用6nm工藝,集成CPU、GPU和NPU,提供45TOPS AI算力,最高支持64GB LPDDR5內存,已進入多項產品化落地。
在展會現場,AI PC筆記本Project Pavo與AI開發套件“星睿 O6”展現了“此芯 P1”在本地運行主流大模型、支持圖形應用如Blender與Doom等複雜場景的能力。邊緣平臺方面,三路原神滿幀運行、AI NAS即插即用,展示出強悍圖形與邊緣智能協同能力。車載平臺則通過GPU虛擬化實現雙系統併發,面向未來智能座艙應用。
孫文劍指出,大模型正演進出更多適用於端側的形態:“比如MoE混合專家模型,30GB參數,激活僅3GB,效果並不遜色。”他認爲,端側AI的優勢不止於響應速度和數據閉環,“我們通過芯片內‘小腦’(NPU)和‘大腦’(CPU)組合,能支撐機器人、汽車乃至AI PC的多樣智能任務。”
他特別強調端側需求並非“邊角料”:“人形機器人、四足機器狗、送餐機器人,這些場景,其實都對國產高能效AI芯片提出了實際需求。”
孫文劍認爲,AI在端側的普及“正在進入確定性階段”,他表示,“‘AI 創造更美好的未來’的願景,在端側技術的持續迭代中,正轉化爲觸手可及的現實。”(袁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