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待變數釐清 臺積有望反應利多
大而美法案預計可降低半導體制造商在美建廠成本,有利大型晶片製造商,對應至臺股,將以臺積電最受惠。圖/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參議院表決通過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現已送回衆議院進行討論。法人指出,法案預計降低半導體制造商在美建廠成本,有利大型晶片製造商,對應至臺股,將以臺積電最受惠,且有望帶動整體供應鏈士氣,惟臺積電股價2日冷靜以對,後續變數還是產生一些影響。
外電報導,英特爾、臺積電、美光、三星等國際級半導體企業最能受惠該法案,若於2026年期限前動工興建新工廠,將可獲得35%投資稅收抵免,較現行的25%高。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寄予厚望、可受惠大而美法案的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股價2日全天候在盤下游走,終場才奮力拉昇10元收上平盤1,085元,連帶地,臺股半導體族羣也缺乏激情,以個股表現爲主。
法人提出,臺積電日前宣佈將在美國投資1,650億美元擴廠,受惠大而美法案的投資稅收抵免可期。不過,壓抑半導體類股的不確定因素有二層面,產業基本面部分,面臨產業獲利可能進入下修週期、美國的半導體關稅;其次,在臺股氣氛上,近日走勢也因爲關稅暫緩寬限期將屆滿、新臺幣升值等變數,表現相對膠着。外資分析師指出,若產業面雜音消除,臺積電將有機會反應大而美法案的助益。
針對懸而未決的半導體關稅,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認爲,隨臺積電大舉在美投資,應有機會享有豁免;花旗環球證券也認爲,臺積電在整體產業鏈中佔據有利地位,抗震性較強。
凱基投顧則提出,半導體產業獲利下修週期將會壓抑下半年的股價表現,考量週期將在2026年第二季觸底,並基於股價會提前反應,建議旗下投資人在第四季尋找時機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