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銀:美股正逢市場陣痛期

圖/美聯社

外銀分析股市觀點

美國標普500指數重挫2.7%、跌破200日平均線,這股恐慌情緒似乎滲透到亞洲股市,臺股11日下跌逾400點、日經225指數也下跌1.74%,市場可能擔憂美國總統川普所說的「美國正在經歷過渡期」是否爲經濟衰退,外銀指出,近幾周川普對主要貿易國加徵關稅、削減政府支出,顯示他願意爲實現長期目標而承受短期市場陣痛,但應不至於傷害成長趨勢,因此仍看好未來6~12個月的前景。

渣打銀行表示,2月美國經濟驚奇指數轉爲負值,因消費者與企業信心受到川普關稅計劃、移民限制及政府支出削減可能損及經濟成長的疑慮而下滑。市場擔憂川普可能願意犧牲短期成長,容忍短暫股市下跌,以達成推動減稅、削減政府支出、放寬產業管制及吸引更多外資投資美國製造業等長期目標。若是如此,美股可能再下跌4%~5%,川普纔會調整政策,逾期美股未來數週可能出現另一波5%的整理,因美國正處於川普所說的「轉型」階段。

短期循環類股可能最爲脆弱,與所謂「七巨頭」成長股中評價面高且投資人持股過於集中的個股一樣。但美國例外論尚未結束,儘管因政策不確定性導致美國衰退風險上升,但這並非渣打的基本預期,因此維持逢低配置美股的看法。

美股未來12個月盈餘成長預期仍維持12%以上,儘管最近下修但仍優於其他地區,加上人工智慧(AI)需求激增等結構性利多仍在,及聯準會降息與可能推出的減稅措施應可協助美國避免衰退,建議佈局科技軟體、通訊服務類股、不受關稅影響的美國小型股,以及可能受惠於川普放寬管制政策的金融類股。

匯豐環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北亞首席投資總監何偉華認爲,美股表現不如去年的趨勢並非反映美國經濟真正衰弱或企業獲利疲弱。從有關DeepSeek消息可見,「美股七雄」並未壟斷科技創新,而且AI相關投資的升值潛力應會從服務提供商擴展至採用該服務之企業,可關注標普500中被遺忘的493支成份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