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銀對企業放款成雙位數增長 各自出招助應對供應鏈融資挑戰
金管會統計數據顯示,三外銀去年對企業放款餘額呈現增長趨勢,2024年,花旗銀行爲793.37億元、匯豐銀行約880.61億元、星展銀行約1170.21億元,相較於2023年分別爲562.57億元、762.22億元和964.50億元,增長率皆呈現雙位數成長。
企業供應鏈佈局成爲外銀提供企業融資的最佳時機,匯豐(臺灣)商業銀行工商金融業務處負責人李禧宜表示,近年許多臺灣企業的供應鏈配置已逐步產生變化,爲協助客戶佈局全球,供應鏈融資成爲企業維持穩健經營的重要工具。透過分析企業的具體需求及其供應鏈結構,提供量身訂製的財務策略以滿足客戶財務需求。她指出,除了電子業,具供應鏈融資需求的產業還包括製造業、消費品及汽車業等客戶。
李禧宜指出,當企業需要進一步在海外擴張,匯豐則可提供專業的市場分析、產業研究和風險評估,幫助企業瞭解目標市場,制定投資策略。同時,海外擴張過程可能需要現金管理及資金調度服務,亦可藉此確保企業能高效率管理全球資金需求。匯豐集團目前爲全球約130萬企業客戶提供支持,2023年在全球市場促進8,500億美金的貿易金流,提供的服務覆蓋全球90%的貿易流。
除了傳統供應鏈融資,外銀亦積極導入新技術提升服務效率。例如,星展銀行(臺灣)與臺塑企業旗下的臺塑網攜手透過API介接所推出的「供應鏈融資服務平臺」結合區塊鏈技術與供應鏈融資服務。該平臺能串接交易資訊流,協助臺塑企業的供應商以更便捷的方式申請訂單融資。由於區塊鏈技術具有不可篡改特性,星展銀行得以透過該平臺獲取可靠的交易資訊,進而提供企業更精準、快速的金融服務。
星展銀行指出,數位科技讓供應鏈管理數位化成爲製造業的產業趨勢,近年來,中大型製造業逐步採用數位化供應鏈管理模式,在單一平臺上整合所有采購流程,實現高效資金管理。
花旗銀行則憑藉其全球90多個市場的網絡優勢,提供創新金融服務,協助臺灣企業進行海外籌融資及跨國收購,同時也爲國際企業投資臺灣提供金融支援,例如匯款智能偵測服務,以及流動資金管理與對帳自動化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