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專法卡多年 藍白列優先法案

外送員2023年赴立院羣賢樓前騎車繞行抗議,直指兩大外送平臺每年數次片面減少薪酬,卻申訴無效。(本報資料照片)

外送平臺業者Uber Eats宣佈收購臺灣foodpanda,近日引發獨佔議題,讓外界再度關注外送員權益問題,爲了規範外送員勞動型態、費率計算透明化,國民黨、民衆黨已各擬具《外送平臺管理暨從業人員權益保障法》,其中藍委洪孟楷版本已送交委員會,由於合併案結果將落在下會期,藍白立委也樂觀列爲下會期優先法案。

依據勞動部職安署調查,截至2022年全臺外送員已有14.5萬人,外送消費爭議超過千件,外送員從過往一單70元無預期遭砍至40元,因始終遊離在《勞基法》範圍外,雖然六都多已訂定相關自治條例,但仍無法界定平臺業者和外送員間屬承攬或僱傭關係,也無要求平臺公開基本費率的計算公式。

民衆黨團去年率先提出《外送平臺管理暨從業人員權益保障法》,盼確立收費標準、保險、及申訴機制,同時若外送員與平臺不存在僱傭關係,也應適用《勞工保險條例》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由平臺爲外送員辦理相關保險。

不過該法僅停留在一讀,推動該草案的前立委賴香伶說,勞動部對於外送勞動條件和關係,一直都適用職安署的框架,希望業者自我管理,不想落入僱傭關係的勞基法認定和立法,因此立法方向和態度儘量避開此部分。

賴香伶補充,對於外送平臺主責單位是誰,各部會踢皮球心態嚴重,因此沒有人願意面對,勞動部採被動處理。

不過,隨着新任勞動部長何佩珊表態,支持透過修法來保障外送員權益,雖然勞動部目前未推出版本,但在野立委已陸續着手推動。

本會期率先提案的洪孟楷,在草案明定雙方爲僱傭關係者,應適用勞動基準法規定,若非僱傭關係者,外送員終止契約的三狀況,同時要求平臺每月給予外送員報酬明細表,並建立報酬金額、計算方式、給付時間等申訴和客服制度。

洪孟楷說,若在野黨未施加壓力,行政單位不太可能推出專法,但期待新內閣有新氣象,本案藍營智庫也有版本,對於列爲優先法案樂觀其成,且與連署的藍委都支持,相信下會期是討論該專法的重點時機。

白委張啓楷說,目前黨團版本正在擬定中,基本上依照賴香伶版本再做研議,但一定會推出,這是民生相關法案將會全力推動,由於外送平臺合併案剛好落在下會期,黨團希望儘快通過,他也會全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