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列24優先法案 聚焦總預算
立法院長韓國瑜(中)2日強調,國民黨在立法院的核心使命是以人民權益爲優先。(姚志平攝)
立法院第11屆第4會期日前開議,國民黨2日舉行立法實務研討會,列出24項優先法案,包括《財劃法》修正,明訂中央對地方一般型補助款與計劃型補助款權責;以及總統大選二輪投票、《媒體議價法》等。而民進黨團喊出以「國家大進步、國家更安全」法案優先,民衆黨團則鎖定《公投法》、《營養午餐法》、《人工生殖法》等修正草案。
國民黨優先法案有黨團版以及智庫建議版。黨團共列24個優先法案,包括「樺加沙風災暨花蓮光復堰塞湖潰決災後重建特別條例草案」、公投綁大選的「公民投票法草案」。
另有「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總統選舉修正爲二輪絕對多數制,但由於涉及是否需要修憲爭議,因此黨團決定修憲、修法並行。
此外,藍黨團將力推「新聞媒體與數位平臺強制議價法草案」,落實新聞有價;「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修正草案」則將年金重新隨同在職人員薪俸調整,並停止所得替代率逐年降低,20日立法院將排公聽會討論。國民黨智庫另建議對《財政收支劃分法》提出16-1條修正草案,針對先前分子分母問題小幅度修法。
時任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日前表示,賴清德總統說民生、經濟、青年、弱勢優先,因此將主打「國家大進步、國家更安全」法案,並盼攸關普發現金的韌性特別預算案加緊通過。
民衆黨團日前則宣佈本會期優先法案包括《公投法》、《營養午餐法》、《人工生殖法》等修正草案。公投法部分,除了公投綁大選,也納入不在籍投票。
但本會期最重要攻防仍是總預算,因行政院未編列軍警消相關福利預算,且苛扣地方補助款,115年總預算案雖已暫時付委,7日院會藍白仍可複議退回;總召傅崐萁昨則表示,是否複議要再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