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運價公式再闖關 外送工會:平臺也應納入

外送運價公式再闖關,全國外送產業工會發言人蘇柏豪表示,這次修法交通部規畫運價費用納入餐廳及一般業者,但若要忠實呈現運送過程,應把平臺也納入;消基會則質疑,外送員有「等待費」,但如果遲延,消費者是否能扣遲延費?樓層費和加成費,也未看到明確的計算公式。

蘇柏豪說,先前討論的爭議點在於消費者定義的問題,一般外界認爲的消費者爲訂餐的人,但在討論運價時,平臺及餐廳也算是消費者之一,但此次交通部草案文字規範,運價費用包含餐廳及一般消費者,未包含平臺業者。

交通部公共運輸及監理司副司長鬍迪奇說明,運價費用納入的對象均涉及「運送」,平臺業者屬於對餐廳抽成的角色,平臺可以額外給優惠,但無法計算成運價的一環。

消基會執行董事吳榮達說,「汽車運輸業客貨運運價準則修正草案」從名字來看,是用汽車標準規範以機車爲主流的外送平臺,質疑「未經過法律的授權」,他認爲應迴歸外送專法。此外,他也質疑草案未規定如何讓財務透明化。

Uber Eats迴應,修正草案與現正於立法院討論的「外送員權益保障」,法案間的連動尚未明確,將使產業面臨高度不確定,倉促修法恐大幅影響市場運作。foodpanda則表示,平臺支持運價透明,但交通部預告的運費公式並無明確計算依據,平臺難以判斷衝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