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員平均賺多少?Uber Eats 首公開 每小時淨收入達270元
UberEatS示意圖,人物非本文當事人。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Uber Eats 9日發佈由全球調研公司 Mandala 進行調查的外送合作伙伴收入與自由彈性報告,分析 2024 年外送合作伙伴透過Uber Eats 平臺賺取收入的統計數據,從2024 年至少完成一趟外送行程的合作伙伴中隨機抽樣 15,000名統計而成。結果顯示,扣除預估成本後,Uber Eats 外送合作伙伴送單期間平均每小時淨收入爲新臺幣 270 元。
Uber Eats 臺灣總經理李佳穎表示,Uber Eats 平臺上的外送合作伙伴,有的是辛勤照顧孩子的爸媽、有的是用功讀書的大學生,也有一邊創業、一邊外送的夢想實踐家,每個人都有自己想完成的生活目標和需要扛起的責任。 Uber Eats 的自由彈性工作模式,讓他們可以自由安排時間,兼顧賺取收入和生活平衡。
李佳穎說,「我們一直以來用心傾聽外送合作伙伴的意見回饋,今天的公告,就是希望迴應外送合作伙伴對收入透明化的期待,所以這次我們以『透明』爲出發點,首度對外公開透過平臺賺取的收入相關數據。同時,我們也推出專屬於外送合作伙伴的『外送行程費用報告』(目前僅由部分外送合作伙伴優先體驗),期待讓外送合作伙伴清楚看到自己的努力可以帶來多少價值,也更瞭解有哪些方式可以幫助自己提升收入。未來我們會繼續努力,讓 Uber Eats 成爲大家心目中工作自由、收入合理的首選外送平臺」。
Uber Eats表示,外送合作伙伴收入高低,取決於他們選擇是否上線以及在什麼時段、什麼地點送單,與累計送單期間的長短。報告採用「送單期間」衡量每小時收入,計算方式從接受訂單開始,到成功完成外送爲止。結果發現,除了平均每小時淨收入新臺幣 270 元以外,收入前 25% 的外送合作伙伴平均每小時淨收入爲新臺幣 312 元,收入後 25% 平均每小時淨收入仍有新臺幣 224 元。
除了首次公開外送合作伙伴透過平臺賺取的收入統計數據,Uber Eats 亦向外送合作伙伴推出「外送行程費用報告」,迴應外送合作伙伴一直以來對藉由平臺賺取的收入透明度的期待。只要系統有足夠數據的外送合作伙伴,預計每個月都會收到一份專屬報告。報告內容包含「個人行程費用分析」,幫助夥伴可以清楚掌握自己的收入狀況;還有從外送數據整理出的「提升收入小撇步」,提供建議,分享更多增加收入的機會。此報告目前只限部分外送合作伙伴優先體驗,「我們會根據收到的意見進行內容優化,未來將視整體狀況逐步擴大分享給更多夥伴」。
根據報告,每三位外送合作伙伴中,就有兩位每週送單期間少於或等於 10 小時。儘管投入的時數不多,大多數(76%)外送合作伙伴仍選擇在兩天以上完成。這樣以數天爲單位、彈性安排的工作模式,正是傳統工作無法實現的。從實際送單期間的分佈,也可看出外送合作伙伴對於彈性安排的高度肯定。
不過,Uber Eats也發現,不少外送員爲了提升自身收入,每四位在 Uber Eats上的外送合作伙伴中就有一位(23%)同時在多個外送平臺接單;此外,超過一半(60%)的外送合作伙伴有其他工作,並將 Uber Eats 當作補充收入來源,而另外接近四成的受訪者則運用不同外送平臺作主要收入來源。這顯示大多數外送合作伙伴充分利用平臺的彈性,在傳統工作之餘賺取額外收入。
高度彈性的工作自由,讓外送合作伙伴能靈活空出時間,參與他們關心的其它活動。本次調查中將近一半(45%)的外送合作伙伴表示,因爲平臺的承攬工作具高度彈性,他們能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或朋友,也有 38% 選擇投入個人興趣與嗜好,30% 運用額外時間做另一份工作,26% 照顧家屬,10% 則利用時間進修。